[發明專利]一種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及其加工方法、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63617.6 | 申請日: | 202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9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雨軒;陳偉根;劉帆;張知先;吳柯潔;李萌;楊天荷;王建新;王品一;宋睿敏;王子懿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G01R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繪未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張紅蓮;王萍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設備 局部 放電 傳感 裝置 及其 加工 方法 檢測 系統 | ||
1.一種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裝置包括傳感器封裝外殼、光纖光柵、彈性膜片和微質量塊;
所述微質量塊,固定在光纖光柵柵區兩端處;
所述光纖光柵位于封裝外殼中央;
所述彈性膜片位于光纖光柵兩端,與兩個微質量塊貼合,膜片邊緣固定于封裝外殼上,實現膜片振動的放大;
同側的彈性膜片、光纖光柵固定于封裝外殼上;
所述封裝外殼內部注滿絕緣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質量塊,套在光纖光柵柵區兩端處并用紫外固化膠固定;
同側的彈性膜片、光纖光柵和封裝外殼用紫外固化膠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膜片,膜片中心設有供光纖通過的圓形通孔,將光纖光柵固定于膜片的中心來放大膜片接收到的超聲振動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膜片為硅膜片;
所述微質量塊為可供光纖通過的微小套管;
所述光纖光柵由單模光纖上加工得到;
所述封裝外殼為空心樹脂圓柱。
5.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加工彈性膜片和微質量塊:
利用激光切割機,將彈性膜片進行切割,膜片中心加工供光纖通過的圓形通孔;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可供光纖通過的微小套管作為微質量塊;
步驟2:加工光纖光柵:
利用飛秒刻寫技術,在單模光纖上加工光纖光柵;
步驟3:加工封裝外殼:
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空心樹脂圓柱,作為傳感器的封裝外殼;
步驟4:放電傳感裝置的組裝:
將微質量塊表面打磨光滑,套在光纖光柵柵區兩端處,并用紫外固化膠進行固定;
將光纖光柵穿過封裝外殼,并將彈性膜片套在刻有光纖光柵的單模光纖兩端,與兩個微質量塊貼合,并用紫外固化膠固定單側的硅膜片、光纖光柵和封裝外殼;
使用位移臺向光纖光柵施加預應力,并向封裝外殼內部添加絕緣油,待填油滿后進行另一側膜片、光纖光柵和封裝外殼的固定,傳感裝置組裝完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力設備局部放電傳感裝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中,利用激光切割機,切割一半徑為7mm,厚度為120μm的單晶硅片,硅片中心加工直徑為0.4mm的圓形通孔;
單晶硅片,泊松比μ=0.28,楊氏模量E=190GPa,密度ρ=2.33g/cm3;
使用3D打印技術,打印一半徑為0.25mm,長3mm的樹脂套管作為微質量塊;
步驟2中,利飛秒刻寫技術,加工一柵區長度為10mm,中心波長1550nm,反射率90%,3dB帶寬0.3nm的光纖光柵;
步驟3中,利用3D打印技術,加工一內徑為7mm,外徑為10mm,高25mm的空心樹脂圓柱,作為傳感器的封裝外殼;
步驟4中,將微質量塊表面打磨光滑,套在距離光纖光柵柵區5mm兩端處,并用紫外固化膠進行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重慶大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636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