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燃氣熱水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857539.9 | 申請日: | 2021-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2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盧宇凡;孫穎楷;范永欣;魯信輝;李新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9/20 | 分類號: | F24H9/20;F24H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 地址: | 528305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熱水器 | ||
1.一種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熱水器包括:
主機(10),所述主機(10)設有冷水接頭管(11)、冷水進水管(12)、熱水出水管(13)與熱水接頭管(14),所述冷水接頭管(11)與所述冷水進水管(12)相連通,所述熱水出水管(13)與所述熱水接頭管(14)相連通,所述熱水出水管(13)上設有第一開關閥(61);
旁通管路(20)與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所述旁通管路(20)與所述熱水出水管(13)并聯(lián)設置,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設置于所述旁通管路(20)上,所述旁通管路(20)上還設有第二開關閥(62);
連通管(40)與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51),所述連通管(40)的一端與所述冷水進水管(12)的進水端相連通,所述連通管(40)的另一端與所述熱水出水管(13)的出水端相連通,所述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51)設置于所述連通管(40)上;
第一溫度傳感器(T1)與控制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T1)設置于所述熱水接頭管(14)上,用于獲取所述熱水接頭管(14)的水溫信息,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T1)、所述第一開關閥(61)、所述第二開關閥(62)以及所述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51)電性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熱水器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T2)與第三溫度傳感器(T3);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T2)設置于所述冷水進水管(12)上,用于獲取所述冷水進水管(12)的水溫信息;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T3)設置于主換熱器(18)的出水端上,用于獲取主換熱器(18)的出水端的水溫;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T2)與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T3)均和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熱水器還包括水泵(70);所述水泵(70)設置于所述冷水進水管(12)上,所述水泵(70)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10)包括機殼(15),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設置于所述機殼(15)的內(nèi)壁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熱水器還包括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所述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設置于所述冷水進水管(12)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10)包括機殼(15),所述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設置于所述機殼(15)的內(nèi)壁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設置于所述機殼(15)的其中一側(cè)內(nèi)壁上,所述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設置于所述機殼(15)的另一側(cè)內(nèi)壁上;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與所述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之間的空間區(qū)域用于設置燃燒器(17)。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的形狀與所述機殼(15)的其中一側(cè)的形狀相適應,所述第二相變儲熱模塊(80)的形狀與所述機殼(15)的另一側(cè)的形狀相適應。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10)還包括風機(16)、燃燒器(17)與主換熱器(18);所述風機(16)與所述燃燒器(17)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主換熱器(18)的進水端與冷水進水管(12)相連通,所述主換熱器(18)的出水端分別與所述熱水出水管(13)、所述旁通管相連通。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變儲熱模塊(30)包括:內(nèi)殼體(31)、外殼體(32)、保溫材料(33)、換熱組件(34)與相變材料(35);所述內(nèi)殼體(31)套設于所述外殼體(32)的內(nèi)部,所述保溫材料(33)填充于所述內(nèi)殼體(31)與所述外殼體(32)之間的區(qū)域;所述換熱組件(34)包括換熱管(341)、進水接駁管(342)與出水接駁管(343),所述換熱管(34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水接駁管(342)、所述出水接駁管(343)相連,所述換熱管(341)設置于所述內(nèi)殼體(31)的內(nèi)部,所述進水接駁管(342)與所述出水接駁管(343)均依次貫穿所述內(nèi)殼體(31)與所述外殼體(32)伸出到所述外殼體(32)的外部,所述進水接駁管(342)與所述出水接駁管(343)串聯(lián)地設置于所述旁通管上;所述相變材料(35)填充于所述內(nèi)殼體(31)的內(nèi)部以及位于所述換熱管(341)的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7539.9/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