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器、控制方法、車輛及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4919.7 | 申請日: | 2021-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61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廖波;趙目龍;田輝;王強;張鑫;魏曉冬;焦育成;胡博春;李海波;趙楠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14 | 分類號: | B60L53/14;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車輛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器、控制方法、車輛及控制系統。該控制器包括:處理模塊、鎖存模塊、控制模塊和電源模塊;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入端作為所述控制器的充電槍插入端,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入端、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二輸入端和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在插入充電槍時,喚醒控制器,并在充電過程中,使控制器重新處于休眠狀態,以節約能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器、控制方法、車輛及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技術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新能源純電動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使用電能作為動力來源,清潔環保,對環境十分友好。充電系統的設計,在保障功能性的同時,又要兼顧節能和安全,是新能源汽車設計中重要一環。
通常,車輛采用適配的充電槍與充電樁連接進行充電,控制器需要通過插入的充電槍內部的電阻有效識別充電槍型號,進行充電電流匹配。而車輛在充電過程中,控制器需要始終處于工作狀態,消耗能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器、控制方法、車輛及控制系統,以實現能夠在插入充電槍時,喚醒控制器,并在充電槍充電過程中,使控制器重新處于休眠狀態,以節約能源。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器,包括:處理模塊、鎖存模塊、控制模塊和電源模塊;
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入端作為所述控制器的充電槍插入端,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入端、所述鎖存模塊的第二輸入端和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識別到充電槍輸入信號時,通過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出端向所述鎖存模塊發送喚醒信號,通過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出端向所述控制模塊發送模擬信號;
所述鎖存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喚醒信號時,向所述電源模塊發送電源使能信號;
所述控制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模擬信號時,基于所述模擬信號識別所述充電槍的型號,以使所述控制器進入充電狀態,并向所述電源模塊發送休眠信號;
所述電源模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電源使能信號時上電,向所述處理模塊、所述鎖存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發送供電信號,以使所述控制器從休眠狀態進入喚醒狀態;在接收到所述休眠信號時下電,以使所述控制器進入休眠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模塊采用蓄電池供電,所述處理模塊包括:第一處理電路、第二處理電路和喚醒電路;
所述第一處理電路的第一端作為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并與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處理電路的第二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處理電路的第三端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連接;
所述喚醒電路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處理電路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喚醒電路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連接;所述喚醒電路的輸出端作為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一輸出端;
所述第二處理電路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喚醒電路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處理電路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處理電路的第三輸入端與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處理電路的輸出端作為所述處理模塊的第二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49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