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接媒體接口帶寬分配器和服務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53721.7 | 申請日: | 2021-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45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7/52 | 分類號: | H04L47/52;H04L49/40;H04L49/111;G06F13/42;G06F9/44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劉小峰;陳黎明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接 媒體 接口 帶寬 分配器 服務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直接媒體接口帶寬分配器和服務器,包括:多路復用器,配置為基于控制端的輸入信號而選擇性地將第一選通端或第二選通端導通到連接端;中央處理器,通過四路直接媒體接口連接到第一選通端;平臺控制器集線器,通過四路直接媒體接口連接到中央處理器,同時通過四路可變接口連接到連接端;硬盤背板,通過四路硬盤接口連接到第二選通端,包括存儲有硬盤背板配置的現場可更換單元;基板管理控制器,連接到現場可更換單元以獲取硬盤背板配置,并且連接到控制端以根據硬盤背板配置切換多路復用器導通的通道。本發明能夠基于識別到的不同配置來切換DMI帶寬,提升靈活性,降低硬件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傳輸領域,更具體地,特別是指一種直接媒體接口帶寬分配器和服務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各互聯網公司對服務器的需求急劇上升,對應的高計算密度、高計算效率服務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高密度計算也往往與高帶寬互相限制,其中一部分原因還要歸咎于CPU(中央處理器) 與PCH(平臺控制器集線器)間通信帶寬低。各公司隨之相應不斷創新芯片技術,隨著新一代CPU問世,目前在Eagle Stream平臺上CPU最多可支持x8 DMI(直接媒體接口),可通過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對HSIO(高速輸入輸出接口)對應寄存器進行配置,實現DMI帶寬配置為x4或x8。
現有技術的設計方案可分為x4帶寬和x8帶寬兩種,且大多數設計中為了充分提高服務器計算密度,多采用x4帶寬的設計方式,這樣空余出來的高4位可配置為PCIe(計算機外圍設備互聯標準擴展)或SATA(串行先進技術附件)接口,設計為外接硬盤接口實現服務器掛載更多的硬盤,從而提升服務器整機的計算密度;但是當PCH下掛硬盤設備較多時,由于受限于CPU與PCH之間的DMI帶寬,因此各硬盤實際運算帶寬也會存在瓶頸,為了提升硬盤分配帶寬,可通過增加CPU與PCH之間的DMI帶寬,從而實現數據運算的效率提升,即通過配置為x8帶寬時,可有效提高PCH下掛硬盤的分配帶寬和計算能力。
然而現有技術方案中,服務器的DMI設計均為固定帶寬,無法根據配置自動配置為x4或x8,如果想實現不同帶寬的配置,則需通過兩種PCB (印刷線路板)實現,板卡開發費時費力,并且靈活性較差。
針對現有技術中DMI帶寬配置難以直接切換、靈活性差、硬件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尚無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直接媒體接口帶寬分配器和服務器,能夠基于識別到的不同配置來切換DMI帶寬,提升靈活性,降低硬件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直接媒體接口帶寬分配器,包括:
多路復用器,具有第一選通端、第二選通端、連接端、和控制端,配置為基于控制端的輸入信號而選擇性地將第一選通端或第二選通端導通到連接端;
中央處理器,通過四路直接媒體接口連接到多路復用器的第一選通端;
平臺控制器集線器,通過四路直接媒體接口連接到中央處理器,同時通過四路可變接口連接到多路復用器的連接端;
硬盤背板,通過四路硬盤接口連接到多路復用器的第二選通端,硬盤背板包括存儲有硬盤背板配置的現場可更換單元;
基板管理控制器,連接到硬盤背板的現場可更換單元以獲取硬盤背板配置,并且連接到多路復用器的控制端以根據硬盤背板配置切換多路復用器導通的通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還連接到平臺控制器集線器以根據硬盤背板配置來調整平臺控制器集線器的工作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基板管理控制器通過內部集成電路總線連接到硬盤背板的現場可更換單元,通過通用輸入輸出總線連接到多路復用器的控制端,通過ESPI總線連接到平臺控制器集線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37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