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及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3000.6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7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范崇嶺;楊永軍;季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飛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Q30/00;C25D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京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570 | 代理人: | 顧友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表面 識別 追溯 方法 及其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及其系統,涉及五金零部件生產技術領域。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包括:根據預設要求將刻碼裝置的刻制深度調節至預設深度值;按照預設深度值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對經過刻制所述預設編碼后的所述金屬零部件進行電鍍處理。本發明提供的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能夠使得金屬零部件得到有效識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五金零部件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金屬零部件的生產過程涉及對金屬坯材的電鍍和防氧化處理,現有的對金屬零部件的標識一般是在金屬零部件的表面寫上或噴上具有特殊含義的數字或字母等,而電鍍和防氧化處理時會清除上述手動記載的數值或字母等,因此,一般是在電鍍和防氧化處理之后再進行標識過程。
然而,隨著金屬零部件的實際使用,上述手動記載的數值或字母等極易模糊,甚至完全丟失,導致金屬零部件不能被識別。
因此,如何能夠使得金屬零部件得到有效識別,成為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及其系統,能夠使得金屬零部件得到有效識別。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方法,包括:
根據預設要求將刻碼裝置的刻制深度調節至預設深度值;
按照預設深度值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
對經過刻制所述預設編碼后的所述金屬零部件進行電鍍處理。
可選地,所述根據預設要求將刻制深度調節至預設深度值的步驟中,所述預設要求包括:按照所述預設深度值刻制所述預設編碼后的所述金屬零部件同時滿足所述金屬零部件的壁厚要求和所述電鍍處理的鍍層厚度要求。
可選地,所述對經過刻制所述預設編碼后的所述金屬零部件進行電鍍處理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讀取刻制在所述金屬零部件上的所述預設編碼;
獲取與所述預設編碼對應的所述金屬零部件的過程數據;
將屬于同一個所述金屬零部件的所述預設編碼和所述過程數據綁定并存儲。
可選地,所述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的步驟中,所述預處理包括:拋光。
可選地,所述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的步驟中,所述預設編碼包括:生產批號和/或唯一標識碼。
可選地,所述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的步驟,還包括:
采用激光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金屬表面識別和追溯的系統,包括:
刻碼裝置,用于按照預設深度值在經過預處理后的金屬零部件的表面上刻制預設編碼;
電鍍裝置,用于對經過刻制所述預設編碼后的所述金屬零部件進行電鍍處理。
可選地,系統還包括:
讀取模塊,用于讀取刻制在所述金屬零部件上的所述預設編碼,及獲取與所述預設編碼對應的所述金屬零部件的過程數據;
存儲模塊,與所述讀取模塊連接,用于將屬于同一個所述金屬零部件的所述預設編碼和所述過程數據綁定并存儲。
可選地,所述刻碼裝置包括激光刻碼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飛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未經賽飛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30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