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2270.5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3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蘇哿;霍思遜;朱雙燕;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1/00 | 分類號: | E01B1/00;E01B2/00;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璽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隧道 既有 軌道 跨度 縱橫 結構 | ||
1.一種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包括沿既有線軌道(4)兩側下方架設的鋼筋混凝土縱梁(2),所述鋼筋混凝土縱梁(2)架設于鉆孔灌注樁(1)上,所述鉆孔灌注樁(1)中至少兩根分別位于下穿隧道(3)與既有線軌道(4)交界的隧道外輪廓附近,所述鋼筋混凝土縱梁(2)之間間隔架設有橫梁(5),既有線軌道(4)的鋼軌(6)架設于所述橫梁(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孔灌注樁(1)至少設計為六根,其中四根分別位于下穿隧道(3)與既有線軌道(4)交界的四個隧道外輪廓附近,其中另外兩根與前述四根中距離較遠的兩根分別作為一組,每組連線均位于與既有線軌道(4)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鋼筋混凝土縱梁(2)中具有至少兩根能夠跨越下穿隧道(3)與既有線軌道(4)交界的兩端;單側鋼筋混凝土縱梁(2)設置在距既有線軌道(4)同側之外3-10m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孔灌注樁(1)樁頂澆筑承臺結構(7),為C40鋼筋混凝土承臺結構,鉆孔灌注樁(1)樁基主筋錨入承臺結構(7)內部,鋼筋混凝土縱梁(2)架設于承臺結構(7)上;鋼筋混凝土縱梁(2)的梁底與承臺結構(7)之間進一步墊設橡膠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混凝土縱梁(2)上澆筑有鋼筋混凝土找平層(8),所述橫梁(5)通過找平層(8)架設于鋼筋混凝土縱梁(2)之上,找平層(8)與鋼筋混凝土縱梁(2)之間采用接茬鋼筋相連,找平層(8)的截面呈L型;且找平層(8)被配置為使橫梁(5)能夠為鋼軌(6)提供穩定的支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橫梁(5)上設有支座鋼扣板(10),橫梁(5)通過若干支座鋼扣板(10)及緊固連接副固定于所述找平層(8)上;橫梁(5)底部、與找平層(8)之間焊接墊設有鋼墊板(13),橫梁(5)底部、未與找平層(8)搭接部分焊接有槽鋼(12),鋼墊板(13)及槽鋼(12)分別用于為橫梁(5)與下部其他結構聯結時提供墊襯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橫梁(5)為I45b工字鋼,其材料為Q235,橫梁(5)之間以短木頂死;橫梁(5)上在鋼軌(6)下方和兩端與找平層(8)架設連接處分別設有加強肋板(17),加強肋板(17)可以焊接在工字鋼兩側的凹槽中,每100mm設置一道,每處設置3-6道;橫梁(5)兩端處的加強肋板(17)位于支座鋼扣板(10)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5)端部以角鋼(18)焊接形成縱平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橫梁(5)上還沿既有線軌道(4)架設有扣軌(14),扣軌(14)被配置為通過連接結構與橫梁(5)和/或軌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扣軌(14)與橫梁(5)之間采用護軌扣板(15)及分別位于護軌扣板(15)兩側的第二連接螺栓(16)及其螺母連接,第二連接螺栓(16)為U型螺栓;扣軌(14)與軌枕采用護軌扣板(15)及分別位于護軌扣板(15)兩側的第二連接螺栓(16)及其螺母連接牢固;所述扣軌(14)分為兩側扣軌和中心扣軌,兩側扣軌由三根舊鋼軌組成,中心扣軌由五根舊鋼軌組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隧道下穿既有線軌道的大跨度縱橫梁結構,其特征在于,鋼軌(6)兩側設有固定卡件(19),固定卡件(19)焊接固定于橫梁(5)上,實現對鋼軌(6)的卡裝固定,鋼軌(6)中央底部與橫梁(5)相接處墊設有絕緣墊板(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227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