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石籠幕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2011.2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3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元文;尹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E04B2/9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籠 幕墻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籠幕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石籠幕墻結構采用階梯式支承架,將多個塑形網籠自下而上沿階梯式支承架的多塊臺階板構成的臺階堆筑成型,塑形網籠通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進行多點位約束,在幕墻的正面形成平整的斜坡面,裝飾碎石則填充于塑形網籠中而無需粘接。本發明解決了對于粒徑小的裝飾石塊采用傳統的石籠幕墻施工存在采用水泥砂漿粘接不利于環保且人工砌筑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籠幕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為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建筑立面往往采用石材裝飾,于是產生了利用直徑為55~200mm的裝飾石塊的一種石籠幕墻。傳統石籠幕墻施工工藝對于處在此區間范圍的裝飾石塊,多采用砌筑或錯落粘接在墻面上。傳統做法存在三處缺點,一是采用水泥砂漿做石縫間的粘接材料。由于現代化施工越來越重視環保要求,現場不允許拌合水泥砂漿,需要去指定廠家拌合,增加了運輸成本。二是裝飾石塊直徑小且碎,人工砌石,勞動力成本高。三是處于室外環境,風吹日曬下,且工人砌筑水平參差不齊,導致石籠幕墻中的石塊易脫落,存在安全隱患且影響美觀。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石籠幕墻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對于粒徑小的裝飾石塊采用傳統的石籠幕墻施工存在采用水泥砂漿粘接不利于環保且人工砌筑成本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石籠幕墻結構,包括:
支承架,包括板面平行且相對設置的多塊豎向板和多塊臺階板,所述豎向板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對的第一傾斜側和第一豎直側,所述第一傾斜側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豎直側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傾斜側形成有沿所述第一傾斜側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多個支撐部,所述臺階板的兩端分別搭接于相鄰的兩所述豎向板的位置相對應的兩支撐部;
呈階梯式設置于所述第一傾斜側的外側的多個塑形網籠,所述塑形網籠具有相對的第二傾斜側和第二豎直側,所述第二傾斜側與所述第一傾斜側的傾斜方向相同,多個所述塑形網籠的第二傾斜側共面設置,所述第二豎直側抵靠于所述臺階板的外側,所述塑形網籠支撐于上一階塑形網籠的第二傾斜側,所述上一階塑形網籠的第二豎直側擱置于當前階塑形網籠抵靠的所述臺階板上;
至少兩第一限位件,安裝于所述臺階板的上部且穿設于所述上一階塑形網籠的側壁;
第二限位件,安裝于所述臺階板的外側且穿設于所述當前階塑形網籠的側壁,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遠離所述臺階板的一端連接有上翻桿,所述上翻桿穿設于所述當前階塑形網籠和所述上一階塑形網籠的側壁;以及
裝飾石塊,填充于多個所述塑形網籠內且包覆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所述上翻桿。
進一步的,所述塑形網籠包括網殼和安裝于所述網殼內的骨架,所述網殼的上部支撐于所述上一階塑形網籠的第二傾斜側,所述裝飾石塊填充于所述網殼內且包覆于所述骨架。
進一步的,所述網殼包括:
內網罩,抵靠于所述臺階板的外側;以及
外網罩,所述外網罩的罩口與所述內網罩的罩口相對且連接在一起,所述外網罩與所述內網罩圍合形成填充空間,所述骨架安裝于所述填充空間中,所述裝飾石塊填充于所述填充空間中。
進一步的,多個所述支撐部沿所述第一傾斜側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相鄰的兩所述支撐部之間形成插接槽,所述臺階板的端部可拆卸地插設于所述插接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臺階板和所述豎向板為超高性能混凝土板。
進一步的,所述臺階板的上部埋設有豎向設置的連接套管,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拆卸地插設于所述連接套管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20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