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空調器和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51981.0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38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姬安生;杜順開;趙紫生;蔡國健;姚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64 | 分類號: | 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86;F24F110/10;F24F11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401336 重慶市南岸***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器 控制 方法 裝置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空調器和可讀存儲介質。其中,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和用于引入室外新風的新風裝置,控制方法包括:在開啟無風感模式的情況下,判斷是否開啟新風裝置;基于開啟新風裝置,確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根據影響系數,控制壓縮機的頻率和/或控制新風裝置的轉速。在空調器開啟無風感模式和新風模式時,通過根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控制新風裝置的轉速和/或壓縮機的運行頻率的方式,以降低新風裝置引入室內的新風量對室內環境溫度造成的影響,有效降低開啟新風裝置對無風感模式的干擾,從而達到既不影響室內的無風感效果,又可以保證新風效果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一種空調器的控制裝置、一種空調器和一種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隨著用戶對空調器的新風功能接受度的增加,所需使用的新風量也逐漸增大,較大的新風量會嚴重影響無風感溫降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的控制裝置。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
本發明的第五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可讀存儲介質。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和用于引入室外新風的新風裝置,控制方法包括:在開啟無風感模式的情況下,判斷是否開啟新風裝置;基于開啟新風裝置,確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根據影響系數,控制壓縮機的頻率和/或控制新風裝置的轉速。
本發明提供的空調器的控制方法,空調器設置有壓縮機和新風裝置,該新風裝置連通室外環境,能夠從室外環境向空調器所在的房間內引入室外的清新空氣以提高室內空氣的新鮮度,以使室內空氣維持在舒適的水平。
在空調器開啟無風感模式的情況下,空調器將強風分解為無感柔風,避免出風直吹人體,為用戶帶來無風感體驗。具有新風功能的空調產品,用戶可隨時開啟新風或當用戶感知室內空氣不新鮮時可以發出新風模式的開啟信號,控制空調器開啟新風模式。
空調器在開啟無風感制冷模式時,制冷量相比常規運行模式的制冷量小,新風對無風感制冷量影響較為突出,隨著新風量的不斷增加,會嚴重影響無風感效果,甚至房間長時間達不到舒適溫度。因此,空調器開啟新風裝置后,確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并基于該影響系數對壓縮機的頻率和/或新風裝置的轉速進行調節。
本申請在空調器開啟無風感模式,以及新風模式的情況下,通過根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控制新風裝置的轉速和/或壓縮機的運行頻率的方式,以降低新風裝置引入室內的新風量對室內環境溫度造成的影響,有效降低開啟新風裝置對無風感模式的干擾,從而達到既不影響室內的無風感效果,又可以保證新風效果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上述的空調器的控制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確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的步驟,包括:采集新風裝置的出風風量和出風溫度;根據預存的出風風量、出風溫度與影響系數的對應關系,以及采集到的新風裝置的出風風量和出風溫度,確定新風裝置對空調器所在房間的環境溫度的影響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19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