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1435.7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6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盧衛紅;曾德勇;秦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新雨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空間 誘變 水稻 表型 變化 方法 | ||
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水稻表型分析方法受認為主觀影響較大,易產生誤差等問題,所述方法為:對水稻種子進行空間誘變;回收經過空間誘變后的早熟稻種子,采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鑒定水稻表型變化。本發明利用返回式衛星搭載早熟水稻種子進行空間誘變,改變早熟稻的性能,使得早熟稻種子產生較高頻次、類型豐富的變異,利用圖像處理技術獲取水稻的表征信息,鑒定空間輻射對水稻性狀的影響,為優質新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新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向太空探索的深入,空間輻射生物效應的研究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領域。由于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消費國,對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再加上種子便于搭載的優點, 空間輻射對水稻的影響成為學者們的研究熱點。
稻谷表型分析是了解環境效應的重要環節,是開展水稻育種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傳統 的測量方法,受人為主觀影響較大,而且工作量較大,試驗過程易產生誤差。因此,借助 于現代高新技術和軟件處理系統,實現性狀測量的半自動化和批量化、降低人為誤差,是 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水稻表型分析方法受認為主觀影響較大,易產生誤差等 問題,提供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該方法利用返回式衛星搭載水稻進行 誘變,然后借助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測定水稻的表型變化,提高了水稻表型性狀的鑒定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水稻種子進行空間誘變;
(2)回收經過空間誘變后的早熟稻種子,采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鑒定水稻表型變化。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利用返回式衛星搭載早熟水稻種子進行 空間誘變,改變早熟稻的性能,使得早熟稻種子產生較高頻次、類型豐富的變異,利用圖 像處理技術獲取水稻的表征信息,鑒定空間輻射對水稻性狀的影響,為優質新品種的培育 提供了新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對本發明 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 發明的保護范圍中。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記載的是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水稻種子進行空間誘變;
(2)回收經過空間誘變后的早熟稻種子,采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鑒定水稻表型變化。
具體實施方式二: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步 驟一中,所述的水稻所搭載衛星為實踐十號返回時衛星,在軌飛行12.5天。
本發明利用返回式衛星、神州飛船,進行作物種子的空間搭載實驗,利用航天誘變技 術,育成或發掘新品種,新體系。航天育種工程的實施,為我國農業科學探索農作物的空間誘變育種機理、全面農作物育種提供一個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三: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步 驟二中,所述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包括硬件和軟件。
具體實施方式四:具體實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所 述硬件為掃描儀、PC電腦、照相機中的一種或幾種。
具體實施方式五:具體實施方式三所述的一種鑒定空間誘變水稻表型變化的方法,所 述軟件為Photoshop、Graph、Matlab、Auto CAD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143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