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擋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1117.0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5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賀石生;倪海鍵;馮超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90/00 | 分類號: | A61B90/00;A61B17/00;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孫燕娟 |
| 地址: | 20007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 擋板 | ||
一種神經擋板,包括套管主體,所述套管主體包括擋板本體、限位裝置和把手,所述擋板本體設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前端,所述把手設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后端,所述限位裝置套設于所述套管主體上,所述套管主體能夠容置手術器械和/或容置于手術工作套管內。本發明通過能夠同時容置手術器械和/或容置于手術工作套管內的套管主體為脊柱微創手術的操作提供便利,還通過舌狀的弧形檔板對神經組織進行全面的防護,有效防止神經組織損傷,另外,本發明中的限位裝置能夠限制套管主體的伸入深度,結合把手使用時能夠安全便捷地與其他手術器械結合,降低了學習成本且易于操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神經擋板。
背景技術
隨著脊柱微創手術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脊柱外科醫生將微創作為首選的治療策略。在脊柱微創融合手術中,由于微創手術操作空間有限,手術過程中經常需要神經擋板推開神經避免損傷。目前常見的神經擋板體積較大,同時由于手術操作空間有限,擋板的設計空間有限,對神經組織的保護程度也有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保護神經組織的同時便于手術操作的神經擋板。
本發明的神經擋板包括套管主體,所述套管主體包括擋板本體、限位裝置和把手,所述擋板本體設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前端,所述把手設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后端,所述限位裝置套設于所述套管主體上,所述套管主體能夠容置手術器械和/或容置于手術工作套管內。
進一步地,所述套管主體包括第一管口部和第二管口部,所述擋板本體由所述第一管口部的底部沿所述套管主體的軸向延伸,所述把手由所述第二管口部的頂部沿所述套管主體的周向向外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口部與所述套管主體相對應的端面相較于豎直方向傾斜,傾斜范圍為30°-60°。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本體為由所述第一管口部的底部沿所述套管主體的軸向向外延伸的舌狀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本體在所述套管主體的軸截面上為與所述套管主體半徑相同的圓弧。
進一步地,所述擋板本體在所述套管主體的軸截面上的寬度小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套管主體還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設于所述套管主體的內徑以內,所述第一管路為前后貫通的管狀通道,所述第一管路的一個進出口為所述第一管口部,另一進出口為所述第二管口部,所述第一管路能夠用于容置手術器械。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裝置沿所述套管主體的軸向在所述手術工作套管上限位所述套管主體,所述限位裝置與所述手術工作套管相抵。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裝置包括限位環,所述限位環沿所述套管主體的周向套設于所述套管主體上,所述限位環能夠相對所述套管主體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裝置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限位環上,所述固定螺栓與所述限位環通過螺紋配合固定,所述限位環通過所述固定螺栓沿周向與所述套管主體卡緊固定。
本發明通過能夠同時容置手術器械和/或容置于手術工作套管內的套管主體為脊柱微創手術的操作提供便利,還通過舌狀的弧形檔板對神經組織進行全面的防護,有效防止神經組織損傷,另外,本發明中的限位裝置能夠限制套管主體的伸入深度,結合把手使用時能夠安全便捷地與其他手術器械結合,降低了學習成本且易于操控。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神經擋板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神經擋板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未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11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