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及烘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43983.5 | 申請日: | 2021-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1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嵩;吳安琪;劉奕巧;李磊;杜賽賽;魏祎璇;王新如;吳金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卡泰里環保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3/06 | 分類號: | B05D3/06;B05D3/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大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98 | 代理人: | 趙楓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性漆 固化 體式 烘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及烘干方法,所述一體式烘道包括爐體和爐內通道,所述爐內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爐內通道內自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依次設有流平段、第一加溫段和第二加溫段;所述第一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后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前端部連通,所述第一加溫段的溫度大于所述第二加溫段的溫度。本發明通過一體式烘道的烘干方法,高效、節能、環保,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和制造成本,能夠將工件噴涂后的流平工序和烘干工序合并再一個爐內通道內,形成一體式的烘道,占地面積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涂裝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及烘干方法。
背景技術
涂裝行業中使用的涂裝漆主要包括水性漆和油性漆。其中,水性漆是以水為稀釋溶劑,VOC含量國家強制性標準,是真正無毒無味的高科技環保產品。油性漆以有機溶劑(香蕉水、那天水)為稀釋劑,其產品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質。水性聚酯漆由于采用了先進的水性聚氨酯體系,水性漆漆膜的硬度好,其漆膜表面堅硬、耐磨,漆膜柔韌,不會因碰撞而變白。
水性漆取代傳統溶劑型油漆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并且在一般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對工件的噴涂也主要使用水性漆。然而,目前在水性漆涂裝的過程中,工件經過噴涂等前處理后,需要先經過流平室進行流平工序,使得水性漆中的水分子均勻融合在工件上,再經過烘干室對工件表面進行烘干和保溫工序。這種流平和烘干處理方式,往往需要兩個腔室才得以實現,耗費成本高,而且常規使用的烘干方式都是利用熱風機加熱腔室內空氣溫度,能耗高,不環保。此外,為了加速流平工序中的流平時間,向流平室中安裝熱風機,對流平室加溫加快流平效率,導致流平室體積增加,而且流平室內的溫度過高或急速升高,容易導致工件噴涂表面產品氣泡點或凹點,影響工件涂裝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及烘干方法,能夠實現將流平室和烘干室合成一體式爐內通道,大大減少了涂裝生產線的體積,而且能夠降低能耗,提高流平和烘干效率,并保證涂裝的生產質量。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包括爐體和爐內通道,所述爐內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爐內通道內自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依次設有流平段、第一加溫段和第二加溫段;
所述第一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后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前端部連通,所述第一加溫段的溫度大于所述第二加溫段的溫度。
優選的,所述爐內通道為半回字形,所述第一加溫段和所述第二加溫段均位于所述流平段的一側,所述入口位于所述流平段的前端,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加溫段的末端。
優選的,所述第一加溫段和所述第二加溫段的兩側均安裝若干個紅外加熱單元,位于所述第一加溫段中的紅外加熱單元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加溫段中的紅外加熱單元的分布密度。
優選的,所述紅外加熱單元為燃氣催化紅外加熱單元。
優選的,所述爐內通道內設有隔擋部,所述流平段位于所述隔擋部的一側,所述第一加溫段和所述第二加溫段均位于所述隔擋部的另一側;
所述流平段與所述第一加溫段之間連接有第一鼓風單元,所述流平段與所述第二加溫段之間連接有第二鼓風單元;所述第一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后端部通過所述第一鼓風單元連通,所述第二加溫段與所述流平段的前端部通過所述第二鼓風單元連通。
優選的,所述一體式烘道還包括溫控系統,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控制單元和分布在所述流平段內的溫度監測單元,所述第一鼓風單元和所述第二鼓風單元均與所述控制單元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爐內通道連接有補風單元,所述補風單元包括連通所述爐內通道的排氣通道和進氣通道,所述補風單元還包括外接新風的新風通道,所述新風通道與所述進氣通道連通。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水性漆涂裝的烘干方法,包括上述的水性漆流平固化一體式烘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卡泰里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卡泰里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439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盾構掘進控制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雙盤收線機中線盤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