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39933.X | 申請日: | 202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1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康亮亮;劉曉云;李曉虎;焦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10K59/80 | 分類號: | H10K59/80;H10K50/81;H10K50/82;H10K50/805;H10K71/00;H10K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胡艷華;曲鵬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及其 制備 方法 顯示裝置 | ||
本文公開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基底和設置在基底上的至少一個有機發光晶體管;有機發光晶體管包括有機發光結構和晶體管結構;有機發光結構包括:陽極、電致發光層和陰極;晶體管結構包括:漏極、有源層、源極和柵極;顯示面板包括依次疊置在基底上的第一電極層、有源發光層、第二電極層、第一電介質層和第三電極層;第一電極層包含的第一電極作為有機發光結構的陽極和晶體管結構的漏極;有源發光層作為有機發光結構的有機功能層和晶體管結構的有源層;第二電極層包含的第二電極作為有機發光結構的陰極和晶體管結構的源極;第三電極層包含的第三電極作為晶體管結構的柵極。本文提供的顯示面板能夠提高光線透過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但不限于顯示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具有自發光、廣視角、高對比度、可彎曲和成本低等優點。以OLED為發光器件,由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進行信號控制的柔性顯示裝置(Flexible?Display)已成為目前顯示領域的主流產品。
隨著全面屏的興起,屏下攝像頭技術應運而生。屏下攝像頭技術可以把前置攝像頭和傳感器藏在屏幕正下方,不需要通過劉海屏的方式在屏幕上預留攝像頭的位置。
TFT的陣列排布會影響屏下攝像頭區域的光線透過率。
發明內容
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基底和設置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個有機發光晶體管;所述有機發光晶體管包括有機發光結構和晶體管結構;所述有機發光結構包括:陽極、有機功能層和陰極;所述晶體管結構包括:漏極、有源層、源極和柵極;
所述顯示面板包括依次疊置在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電極層、有源發光層、第二電極層、第一電介質層和第三電極層;
所述第一電極層包括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作為所述有機發光結構的陽極和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漏極;
所述有源發光層作為所述有機發光結構的有機功能層和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有源層;
所述第二電極層包括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作為所述有機發光結構的陰極和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源極;
所述第三電極層包括第三電極;所述第三電極作為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柵極。
第二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形成第一電極層,對所述第一電極層進行圖案化生成第一電極;
在所述第一電極層上形成有源發光層;
在所述有源發光層上形成第二電極層,對所述第二電極層進行圖案化生成第二電極;
在所述第二電極層上形成第一電介質層;
在所述第一電介質層上形成第三電極層,對所述第三電極層進行圖案化生成第三電極;
其中,所述第一電極作為有機發光結構的陽極和晶體管結構的漏極,第二電極作為所述有機發光結構的陰極和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源極,第三電極作為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柵極;所述有源發光層作為所述有機發光結構的電致發光層和所述晶體管結構的有源層;所述有機發光結構和晶體管結構構成有機發光晶體管。
第三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顯示面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99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