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艦船運輸車輛的止動定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37563.6 | 申請日: | 2021-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0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鐘玉湘;胡曉芳;金迎村;李傳坤;黃佳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3B25/24 | 分類號: | B63B25/2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汪瑋華 |
| 地址: | 43006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艦船 運輸 車輛 定位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艦船運輸車輛的止動定位系統,包括采用多點式間隔安設的壁掛式回轉支撐機構、甲板安裝式回轉支撐機構和甲板埋入式翻轉支撐機構,壁掛式回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艦船艙壁上,與車輛的一側面和/或頂面接觸限位,甲板安裝式回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車輛遠離艙壁的另一側的甲板上,與車輛的另一側面和/或頂面接觸限位,甲板埋入式翻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車輛前后的甲板上,與車輛前后輪接觸限位。本發明實現對車輛進行快速自動限位及釋放,有效節約甲板平面空間,提高船舶積載率,提高了車輛運輸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運輸船舶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艦船運輸車輛的止動定位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滾裝船、登陸艦、海峽渡船等船舶在運送車輛時,一般采用綁扎固定的方式進行限位,即在車輛前后、左右設置多點系固索。該方式需在船舶甲板或艙壁上設置大量的系固點,甚至有的車輛制造時自帶眼環以便運輸時系固。車輛運輸時有可能存在因為綁索的松動或磨損引發的斷裂而造成車輛發生移位、碰撞危險,而且綁索為單點系固限位,若局部牽拉限位支撐載荷過大,容易造成車身局部變形。傳統車輛綁扎方式所設系留裝置一般只適用于既定車型,對其它車型的適應性不夠。并且由車身斜拉固定到甲板設置的綁索需要占用較大的甲板平面空間,從而導致船舶積載率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船舶運輸經濟性。此外,由于每臺車輛的綁索數量較多,因此大量車輛的綁索系固和釋放就需要耗費大量人工和時間,對于臺風等極端氣候下的車輛應急限位部署或登陸艦等運輸船的作戰部署而言非常不利,容易造成應急部署時間不足或貽誤戰機的不良后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艦船運輸車輛的止動定位系統,增大車輛運輸船舶積載率、提高車輛運輸安全性和縮短車輛運輸的備航及到港部署作業時間。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艦船運輸車輛的止動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多點式間隔安設的壁掛式回轉支撐機構、甲板安裝式回轉支撐機構和甲板埋入式翻轉支撐機構,所述壁掛式回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艦船艙壁上,與車輛的一側面和/或頂面接觸限位,所述甲板安裝式回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車輛遠離艙壁的另一側的甲板上,與車輛的另一側面和/或頂面接觸限位,所述甲板埋入式翻轉支撐機構固定安設于車輛前后的甲板上,與車輛前后輪接觸限位。
按上述方案,所述壁掛式回轉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連接板、限位滾輪和壁掛液壓缸,所述支撐桿一端固定于艦船艙壁上,另一端與連接板的一端相鉸接,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限位滾輪相連接,所述壁掛液壓缸固定于艦船艙壁上,伸縮桿端頭與連接板相連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甲板安裝式回轉支撐機構包括擋柱、連接板、限位滾輪和回轉油缸,所述擋柱與所述回轉油缸相連接,所述連接板一端與所述限位滾輪相連接,另一端與擋柱相連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甲板埋入式翻轉支撐機構包括內凹式基座、翻轉擋板、埋入液壓缸和彈力回位件,所述內凹式基座從上往下分為擋板容置腔和安裝腔,所述翻轉擋板的一端與所述擋板容置腔的一側內壁頂部相鉸接,所述埋入液壓缸與所述安裝腔內壁相鉸接,活塞桿端頭與翻轉擋板相連接,所述彈力回位件安設于安裝腔底部,與埋入液壓缸相連接。
按上述方案,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器、距離傳感器和載荷傳感器,所述距離傳感器安設于車輛六個方位上,所述載荷傳感器安設于所述限位滾輪及翻轉擋板上,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入端與距離傳感器和載荷傳感器相連接,輸出端與所述壁掛液壓缸、回轉油缸和埋入液壓缸相連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翻轉擋板的底面兩側設有長腰形滑槽,所述埋入液壓缸的活塞端頭沿所述滑槽往復滑動。
按上述方案,所述擋柱頂部設有壓板,所述壓板與車輛頂面相對應設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限位滾輪和壓板與車身接觸的部位為非金屬材質制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彈力回位件為彈片或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未經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75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