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35117.1 | 申請日: | 2021-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5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超;汪志強;張巍;陳國順;傅建彬;何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5/20 | 分類號: | A23L5/20;C08B3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傅磊 |
| 地址: | 245400 安徽省黃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脫除 玉米 赤霉烯酮 復合 脫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累托石30?45份、沸石8?19份、海泡石10?20份、稻殼炭5?17份、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5?13份、腐殖酸鈉5?15份、維生素E 1?3份、復合菌2?11份、表面活性劑5?15份。本發明提出的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其對玉米赤霉烯酮的脫毒率高,效果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脫毒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
背景技術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種類雌激素作用的真菌毒素,廣泛存在于各種糧食作物中。妊娠期的動物(包括人)食用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產、死胎和畸胎。食用含赤霉病麥面粉制作的各種面食也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中毒癥狀,如惡心、發冷、頭痛、神智抑郁和共濟失調等。玉米赤霉烯酮的脫除一直是研究熱點。吸附法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脫毒方法,該法是目前實際工業生產中最成熟的方法,現有技術中已公開了多種吸附劑,但是用于玉米赤霉烯酮的脫除仍存在吸附效果不好的缺陷,限制了其應用。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其對玉米赤霉烯酮的脫毒率高,效果穩定。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累托石30-45份、沸石8-19份、海泡石10-20份、稻殼炭5-17份、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5-13份、腐殖酸鈉5-15份、維生素E 1-3份、復合菌2-11份、表面活性劑5-15份。
優選地,所述稻殼炭是將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水溶液、稻殼炭和乙酸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機中球磨后干燥、研磨得到的改性稻殼炭。
優選地,所述稻殼炭、乙酸鈉、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的重量比為100:2-5:2-5。
優選地,所述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為石墨烯改性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優選地,所述石墨烯改性的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氧化石墨烯加入水中分散,然后加入氫氧化鈉和氯乙酸鈉,在35-60℃下超聲3-5h,離心、鹽酸洗滌后水洗、干燥得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將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二甲基甲酰胺、氯化亞砜混合,在75-80℃下反應10-20h,反應結束后得到酰氯化氧化石墨烯;將酰氯化氧化石墨烯、十一烯醇、溶脹后的魔芋葡甘露聚糖、三乙胺、甲苯以及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均勻,在50-80℃下攪拌反應50-110h,反應結束后固液分離、洗滌、干燥,將得到的產物加入水中,加入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和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超聲分散后在55-65℃下攪拌10-20h得到所述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
優選地,所述氧化石墨烯、氫氧化鈉、氯乙酸鈉的重量比為30-45:2.4-4:3-5;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二甲基甲酰胺、氯化亞砜的重量體積比為50-80g:2-30ml:20-40ml;所述酰氯化氧化石墨烯、十一烯醇、魔芋葡甘露聚糖、三乙胺、甲苯、二甲基乙酰胺的重量比為1:0.5-2:5-15:0.5-2:5-15:5-10;所述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和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的總重量為所述產物重量的0.05-0.2倍,且所述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銨的重量比為1:3-6。
優選地,所述復合菌為枯草芽孢桿菌、酪丁酸梭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中多種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復合菌為枯草芽孢桿菌、酪丁酸梭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的混合物,且枯草芽孢桿菌、酪丁酸梭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的重量比為3-10:2-9:1-5:2-7。
優選地,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聚乙二醇400按重量比為3-10:2-8:1-4的混合物。
優選地,本發明所述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可以按照以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累托石、沸石、海泡石混合均勻,以表面活性劑為改性劑進行改性,然后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得到所述能夠脫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復合脫毒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51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級碳材料的混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信息化資源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