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方法和穿戴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32868.8 | 申請日: | 202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3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鄢宏兵;孔德華;歐陽須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H04R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財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方法 穿戴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控制方法,以及執行這種控制方法的穿戴式裝置,用于控制連結所述穿戴式裝置的一控制模塊,其中所述穿戴式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麥克風。所述麥克風可以偵測使用者捂耳時產生的脈沖信號。將在指令輸入周期內偵測到脈沖信號的次數,傳送至所述控制模塊,作為所述控制模塊執行對應功能的依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優點是可實現簡單的人機界面,省去傳統做法中需要精準指尖控制的麻煩。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穿戴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在真無線耳機上實現的人機操作界面。
背景技術
傳統的真無線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TWS)通過藍牙連接至手機或播收裝置,透過簡單的用戶接口控制音樂的播收,接聽電話或喚起特定應用。舉例來說,使用者可通過在真無線耳機上進行敲擊或觸摸(長按)的方式來使手機的執行音樂播放/暫停、接聽電話、上一曲/下一曲等命令。
然而,由于現今的真無線耳機設計精巧,體積細小。在佩戴入耳后,可操作敲擊的區域極小,對于無暇使用手指頭精細操作的使用者而言,并不是相當方便。因此,一種改良式的人機界面是有待發開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新的控制方法,適用于穿戴式裝置控制控制模塊,其中所述穿戴式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麥克風。所述麥克風可以是設置在所述穿戴式裝置的耳內部,或耳外部,各有不同的偵測應用。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麥克風偵測到一個脈沖信號時,可觸發一個指令輸入周期。所述穿戴式裝置可能在所述指令輸入周期內,偵測到多個脈沖信號。在所述指令輸入周期結束后,所述穿戴式裝置可將偵測到的脈沖信號的總次數,傳送至所述控制模塊,作為所述控制模塊執行對應功能的依據。
所述穿戴式裝置可以是一個真無線耳機,也可以是有線耳機,或虛擬實境頭盔等具有麥克風的應用設備。
所述指令輸入周期為可自訂值,預設值可以是一秒鐘或兩秒鐘。
所述穿戴式裝置偵測到的脈沖信號的總次數,與功能的對應,是可自定義的。舉例來說,不同的次數,可對應到至少下列不同功能的其中之一:暫停/重新播放,音量調大,音量調小,往前跳轉,往后跳轉,呼叫語音助手,上一曲,下一曲,錄音,喚起自訂應用,及關機。
所述麥克風偵測脈沖信號的其中一實施例如下。所述麥克風可以是在一個持續采集聲音的狀態下,其中所述聲音具有基準強度。所述脈沖信號的具體物理定義是,在數個毫秒內,例如50毫秒內,能量驟強第一倍數,例如五倍或十倍以上,然后又回到基準強度附近或以下的信號。當收到的信號符合上述條件時,便可以判定所述麥克風正在收到一個觸碰或捂蓋動作。
在一實施例中,當所述麥克風在非指令輸入周期時確認收到一個脈沖信號時,便觸發了一個指令輸入周期,同時開始計時及計數。所述計時長度超過所述指令輸入周期,或未接收到新的脈沖信號的時間逾越一個空閑時限,便可認定為結束所述指令輸入周期。
進一步地,在所述麥克風采集聲音的過程中,還能從所述麥克風采集的聲音中分辯出環境噪音強度。每次收到脈沖信號后,微處理器可將環境噪音強度變弱的時長與多個級距比較,以判斷所述脈沖信號的動作類型。舉例來說,輕觸的情況下,接收到脈沖信號前后的環境噪音強度變化近乎不變。麥克風被手掌捂蓋的情況下,可以偵測到環境噪音強度在接收到脈沖信號后有顯著的下降。而捂蓋動作的時間長短,可以用來區別輸入的指令意義。例如不超過500毫秒的捂蓋動作可判定為短捂,超過500毫秒以上的捂蓋動作可判定為長捂。
進一步地,在所述麥克風采集聲音的過程中,如果所述麥克風是一個安裝在所述穿戴裝置耳內部的主動回饋式麥克風,還可根據麥克風表面振膜受到氣壓變化的影響程度來判斷是否偵測到一個戴上動作或一個取下動作。舉例來說,戴上時耳內氣壓較大,振膜向內振動。相對的,取下時耳內氣壓變小,振膜向外振動。兩種情況下收到的脈沖信號相位不同,可做為戴上或取下的判斷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經立訊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28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