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模型一體化應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31924.6 | 申請日: | 202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227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麗芳;鐘亞麗;楊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陳駿鍵 |
| 地址: | 2000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im 技術 水利 工程設計 施工 模型 一體化 應用 方法 | ||
1.一種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運用Bentley平臺對水利工程項目構建設計BIM模型;
運用Autodesk平臺對水利工程的施工場地構建施工場地BIM模型;
對設計BIM模型的實體構件進行拆分,并建立對應的模型構件分類表;
對設計BIM模型拆分后的各個實體構件賦予編碼屬性;
將設計BIM模型與施工場地BIM模型進行整合,形成設計施工BIM模型;
對設計施工BIM模型進行動態碰撞檢查;
將通過動態碰撞檢查后的設計施工BIM模型融入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進行應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用Bentley平臺構建設計BIM模型,具體是根據施工圖設計階段模型深度要求,采用Bentley平臺中的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軟件開展工程地質、水工結構、基坑圍護、電氣、水機、金屬結構等全專業的結構、設備三維建模,并基于ProjectWise協同進行碰撞檢查、工程量統計、二維出圖等基礎應用,以形成設計BIM模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用Autodesk平臺構建施工場地BIM模型,具體是基于施工組織設計,采用Autodesk平臺中的Revit軟件進行施工場地規劃,對施工各階段的場地地形、既有建筑設施、周邊環境、施工區域、臨時道路、臨時設施、加工區域、材料堆場、臨水臨電、施工機械、安全文明施工設施等進行規劃布置和分析優化,以形成施工場地BIM模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設計BIM模型的實體構件進行拆分,并建立對應的模型構件分類表,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及項目WBS劃分原則對設計BIM模型的實體構件進行拆分;
根據拆分后的設計BIM模型建立對應的模型構件分類表,所述模型構件分類表中通過功能關系、材料關系、單元大小、類屬關系等邏輯關系確定各實體構件和上級構件、關聯構件、組裝模型的遞進及層級關系。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設計BIM模型拆分后的各個實體構件賦予編碼屬性,具體是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將拆分后的實體構件依次進行空間及構件組合編碼,達到調用編碼即調用相應模型的目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設計BIM模型與施工場地BIM模型進行整合,形成設計施工BIM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運用Autodesk平臺中的Autodesk Navisworks軟件打開Bentley平臺的“.dgn”格式模型;
將設計BIM模型與施工場地BIM模型統一導入Autodesk Navisworks軟件中進行坐標核對,以使得設計BIM模型與施工場地BIM模型進行整合形成設計施工BIM模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術的水利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設計施工BIM模型進行動態碰撞檢查,包括以下步驟:
運用Autodesk Navisworks軟件對設計施工BIM模型進行動態碰撞測試;
判斷設計施工BIM模型是否存在碰撞情況,若存在碰撞情況,則對設計BIM模型進行設計變更,設計變更完成后再運用Autodesk Navisworks軟件重新加載更新;若不存在碰撞情況,則表明項目方案成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19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