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散熱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31318.4 | 申請日: | 202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35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魏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可 |
| 主分類號: | B60L53/302 | 分類號: | B60L53/302;B60L53/16;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充電 散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散熱裝置,具體包括:充電插頭,以及安裝在所述柱狀主體頂部的分流裝置,且安裝在所述分流裝置外表面中間位置的貼合裝置,以及安裝在所述貼合裝置內腔的制冷裝置,且安裝在所述柱狀主體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貼合裝置下方的導溫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包括:安裝板,以及安裝在所述環形主板中間位置的渦流管,以及安裝在所述渦流管外表面頂部的壓力氣泵,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通過渦流管的設置使得設備可以通過氣體直接進行冷空氣的產生,降低對設備對其他條件的需求,有效的提升設備自身的適用范圍,同時渦流管構件占據體積小,可減少設備的整體體積,避免充電設備體積過大導致使用的不便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散熱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能源的不斷消耗,新能源事物得到大力的發展,在汽車領域,電力驅動取代燃油驅動是能源節約的主要形式,而新能源汽車關鍵問題在于充電上,充電狀況將直接影響車輛的質量,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需要格外的關注。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基本使用充電槍和充電樁進行能源的補充,而目前的充電設備在實際的充電過程中發熱嚴重,需要對充電設備進行有效散熱才能保證充電過程的安全和充電效率的提升。
現有的充電設備自身體積較大,在操作時不便于人員進行操作,同時自身的散熱設備需要具備多種使用條件才能進行散熱,難以適應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不便于在市場中進行競爭。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散熱方法,解決了現有的充電設備自身體積較大,在操作時不便于人員進行操作,同時自身的散熱設備需要具備多種使用條件才能進行散熱,難以適應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不便于在市場中進行競爭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散熱裝置,具體包括:
充電插頭,該充電插頭具有柱狀主體,以及安裝在所述柱狀主體頂部的分流裝置,且安裝在所述分流裝置外表面中間位置的貼合裝置,以及安裝在所述貼合裝置內腔的制冷裝置,且安裝在所述柱狀主體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貼合裝置下方的導溫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包括:
安裝板,該安裝板具有環形主板,以及安裝在所述環形主板中間位置的渦流管,且安裝在所述渦流管外表面的環形定位桿,以及安裝在所述渦流管外表面頂部的壓力氣泵。通過渦流管的設置使得設備可以通過氣體直接進行冷空氣的產生,降低對設備對其他條件的需求,有效的提升設備自身的適用范圍,同時渦流管構件占據體積小,可減少設備的整體體積,避免充電設備體積過大導致使用的不便捷。
優選的,所述分流裝置包括:
隔溫套板,該隔溫套板具有環形板體,以及安裝在所述環形板體內表面的L型導電內筒,且安裝在所述L型導電內筒內表面的導能環,以及安裝在所述導能環內表面的凸型通電柱。通過導能環和L型導電內筒的設置,對充電電源的電流進行分流,在實現充電的同時啟用散熱裝置,避免進行多電源電流連接,降低電流的同時的流動量從而減少熱量的產生,對設備進行熱疲勞防護。
優選的,所述隔溫套板外表面與所述貼合裝置連接,且所述L型導電內筒外表面與所述貼合裝置連接,以及所述凸型通電柱底部與所述充電插頭連接。通過隔溫套板的設置將分流裝置和導溫裝置相互之間的溫度進行緩沖隔離,避免冷熱相互交替導致構件損壞,實現構件使用壽命的保護,同時隔溫套板的環形設計對外來沖擊力進行分散,實現內部電子元件的保護。
優選的,所述貼合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可,未經魏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313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電子秤的移動支付系統
- 下一篇:一種信號互鎖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