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羅伊氏乳桿菌在制備治療腦卒中的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24861.1 | 申請日: | 202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4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梁艷;王廣基;沈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5/747 | 分類號: | A61K35/747;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楊曉莉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羅伊 桿菌 制備 治療 腦卒中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羅伊氏乳桿菌在制備治療腦卒中的藥物中的應用,屬于藥學領域。本發明提供了定植羅伊氏乳桿菌后,能夠顯著逆轉腦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腦損傷。并通過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桿菌可以明顯減少腦缺血造模后的腦梗死面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伴隨著腦部嚴重的炎癥反應以及炎癥細胞浸潤。造模后,病灶腦側的TNF?α、IL?1β、IL?6促炎因子表達升高,羅伊氏乳桿菌可以顯著減輕大鼠病灶腦側炎癥因子水平,可用于腦卒中的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技術,特別是涉及羅伊氏乳桿菌在制備治療腦卒中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腦卒中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負擔,腦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疾病、微栓塞、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血液成分的改變等都是引起腦卒中主要原因。其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殘率已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F臨床上主要采用再通恢復腦血流的方法,但這種手術需要嚴格的時間窗,并且不適用于大多數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目前,不少研究主要通過減少興奮性毒性、氧化/亞硝化應激和炎癥來保護缺血半暗帶的神經,但幾乎所有這些治療方法在臨床試驗中都失敗了,所以開發有效的腦卒中新療法是一項迫切的挑戰。羅伊氏乳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常棲息于人和動物的腸道系統中。屬于厚壁菌門,芽孢桿菌綱,乳桿菌科,乳桿菌屬。本發明考察羅伊氏乳桿菌對腦卒中的治療作用的可行性與可能性,促進羅伊氏乳桿菌的開發,也為腸道菌群對治療中風的潛在干預作用提供新的證據。目前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羅伊氏乳桿菌在制備治療腦卒中的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羅伊氏乳桿菌在制備治療腦卒中的藥物中的應用。
其中,所述腦卒中為缺血性腦卒中。
進一步的,所述藥物給藥方式為灌胃。所述藥物中羅伊氏乳桿菌含量不低于1*109CFU。
所述藥物可改善大鼠生理狀態和神經功能,減小腦梗死面積。
所述藥物可明顯下調病灶腦側TNF-α、IL-1β和IL-6的表達。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建立腦缺血再灌注的大鼠模型以模擬腦卒中,結果發現,羅伊氏乳桿菌可改善造模后大鼠的生理狀態和神經功能損傷;羅伊氏乳桿菌給藥后可顯著降低白細胞介素-1β(IL-1β)表達(P<0.001),羅伊氏乳桿菌可顯著下調病灶側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表達(P<0.01),羅伊氏乳桿菌干預后可顯著下調病灶腦側白細胞介素-6(IL-6)的表達(P<0.0001)。本發明系統地考察羅伊氏乳桿菌對腦卒中的治療作用的可行性與可能性,促進羅伊氏乳桿菌的開發,為腸道菌群對治療中風的潛在干預作用提供新的證據。
附圖說明
圖1是羅伊氏乳桿菌對造模大鼠神經功能和腦梗死情況的改善;
圖2是羅伊氏乳桿菌對造模大鼠病灶腦側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羅伊氏乳桿菌治療腦卒中的藥效研究
步驟一: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1)麻醉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每100g SD大鼠0.33ml)。
(2)器具準備把經消毒過的器械和綿簽等整齊地放置于經消毒過的醫用托盤上。
(3)固定把大鼠仰臥并固定于手術臺上。
(4)消毒剪去大鼠右頸前部的毛。碘酒消毒兩遍,75%酒精消毒兩遍。
(5)作頸部旁切口使切口整齊,用剪刀沿標記線剪開皮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248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