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22550.1 | 申請日: | 202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0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丁驚雷;李嘉寧;吳思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1/02 | 分類號: | B63B11/02;A62C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楊東明;何橋云 |
| 地址: | 200137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應急 消防泵 油船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應急消防泵設置于應急消防泵艙內,應急消防泵艙設置于油船的泵艙內,應急消防泵艙的四周分別由第一艙壁和第二艙壁圍成,第一艙壁與第二艙壁的數量總和為四個,第一艙壁與油船的機艙艙壁相鄰設置,第二艙壁與油船的油艙艙壁間隔設置。該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在滿足空間排布的條件下,使應急消防泵艙布置于泵艙內,且與機艙相鄰、與油艙相隔,合理利用空間的同時保證了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
背景技術
應急消防泵一般布置在船尾并盡量下沉,這是最為經典的設置。只要船尾線型允許,船尾一般是設置應急消防泵的首選位置。當應急消防泵位于船尾時,船廠的建造成本較低,船員從舵機艙進入應急消防泵艙極其方便,快捷,這有利于每月的固定操作演練和日常維護保養。
然而,如果因尾部線型太瘦,應急消防泵無法向下下沉到足夠的深度,將影響應急消防泵的吸高能力,或者因吸口最高僅能布置于軸系附近造成對軸系的影響。
如果應急消防泵設置于船首,對大型船舶而言,由于船首尾間距離長達200米以上,將應急消防泵布置在船艏,必須專門設置從船尾至船首的電纜,并在船首設計一個專用艙室用于布置應急消防泵,這會大大增加建造成本。另外,船員在進行日常的維護保養和每月的固定操作演練中也需從船尾來到船首才能進行,不僅使用不便,成本也較高,屬于不合理的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船尾線型較為瘦削的大型船舶的應急消防泵艙的位置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具有應急消防泵的油船,所述應急消防泵設置于應急消防泵艙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應急消防泵艙設置于所述油船的泵艙內,所述應急消防泵艙的四周分別由第一艙壁和第二艙壁圍成,所述第一艙壁與所述第二艙壁的數量總和為四個,所述第一艙壁與所述油船的機艙艙壁相鄰設置,所述第二艙壁與所述油船的貨油艙艙壁間隔設置。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在滿足空間排布的條件下,使應急消防泵艙布置于泵艙內,且與機艙相鄰、與油艙相隔,合理利用空間的同時保證了安全性能。
較佳地,所述應急消防泵艙的四周由一個第一艙壁和三個第二艙壁圍成,所述應急消防泵艙的頂面位于所述泵艙的內部空間。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減少應急消防泵艙與機艙共用艙壁,從而提高應急消防泵艙的安全性能。
較佳地,所述應急消防泵艙設置于機艙平臺上。
較佳地,所述第一艙壁設有A60防火防護層。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使應急消防泵艙與機艙之間具有隔熱效果,能夠在火災發生之后的一段時間應急消防泵艙不會升溫。
較佳地,所述第二艙壁與所述油船的貨油艙艙壁之間的間距大于等于60cm。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使應急消防泵艙與機艙之間保證安全,實現應急消防泵艙與機艙的隔離。
較佳地,所述應急消防泵與所述油船的上層建筑的消防控制站之間設有連通兩者的直梯或扶梯。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方便油船的上層建筑內的船員直接到達應急消防泵艙,以完成日常檢查、演習以及火災發生時的救援。
較佳地,所述應急消防泵的出水口連通至所述油船的上層建筑的消防控制站。
在本發明中,通過上述結構設置,使船員在上層建筑發生火災時能夠借用應急消防泵進行救援。
較佳地,所述應急消防泵的抽水口連通于所述油船的應急海底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225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