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21487.X | 申請日: | 202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36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必佳;李學剛;肖力;后顯華;樊榮;周振華;陳康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8/08 | 分類號: | A61B8/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 地址: | 4000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通過 超聲 造影 監測 栓子 固定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環,套在患者的頭上;支撐結構,一端與固定環滑動連接;調節結構,與支撐結構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一端與患者的頭頂相抵;填充模塊,固定安裝在支撐結構以及固定環的內壁上,與患者的頭部相接觸。本申請通過增加固定裝置與頭部的接觸面積增大固定裝置與頭部的最大靜摩擦力,使得該裝置不會因為患者轉動頭部而導致與頭部發生相對滑動。同時相比于現在的只是將固定裝置和患者額頭一圈相固定的方式相比,增大了頭部對固定裝置的受力面積,減小了固定裝置對頭部局部的壓強,減小了患者的疲勞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腦血管病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與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等特點,缺血性腦血管病亦稱缺血性腦卒中或腦梗死,占腦血管病的70~80%,大多數腦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它部位的血栓轉移,導致局部腦血管閉塞造成的。
所以對體內的血栓監測尤為重要,尤其是可能會通過到頭部的血栓,在醫院做血栓監測時,一般是將超聲波探頭置于患者太陽穴附近的血管,通過超聲波監測通過頭部血管的血栓量以及血栓的大小。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所以讓不可能醫生手持超聲探頭接觸到所監測血管的位置。而將超聲波探頭可以很穩定的固定在患者頭部是個問題。現在的醫院使用的固定裝置笨重,時間久了容易讓患者覺得疲憊。而且在患者頭部進行運動時,會使得超聲波探頭發生偏離,影響監測效果。
發明創造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創造提出了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通過超聲造影監測顱內栓子用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環,套在患者的頭上;支撐結構,一端與固定環滑動連接;調節結構,與支撐結構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一端與患者的頭頂相抵;填充模塊,固定安裝在支撐結構以及固定環的內壁上,與患者的頭部相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調節結構包括:彈性固定條,兩端皆與固定環固定連接;第一通孔,為開設在彈性固定條中部的通孔;連接片,周邊與支撐結構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位于固定條下方;第二通孔,為開設在連接片的中部開設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空處于同一條直線上;調節螺栓,頭部位于固定條外,尾部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與連接片和彈性固定條滑動連接;固定螺母,安裝在彈性固定條和連接片之間,與調節螺栓螺紋連接;限位螺母,安裝在固定螺母和連接片之間,與調節螺栓螺紋連接;支撐盤,安裝在連接片的下方,與調節螺栓的尾部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結構包括:連接環,套在連接片的周邊上,與連接片之間密封,且轉動連接;支撐條,有至少兩根,一端與固定環滑動連接,另一端與連接環的外壁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填充模塊由多個橡膠氣囊組成,所述橡膠氣囊包括:固定氣囊,固定在固定環的內壁上,與連接環連通;第一支撐氣囊,固定在支撐結構的內壁上,與連接環連通;第二支撐氣囊,固定在支撐結構的內壁上,與連接環連通。
作為優選,每根所述支撐條內壁上皆設置有多個第一支撐氣囊和第二支撐氣囊,且第一支撐氣囊和第二支撐氣囊間隔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環的內壁開設有兩個沿連接環周向的凹槽,分別與第一充氣凹槽和第二充氣凹槽;所述第一充氣凹槽與第一支撐氣囊連通;所述第二充氣凹槽與第二支撐氣囊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片中設置有第一充氣室、第二充氣室和第三充氣室,所述第一充氣室位于第二充實上方,與第一充氣凹槽連通;所述第二充氣室與第二充氣凹槽連通;所述第三充氣室位于第一充氣室上方,與固定氣囊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的固定環設置有T型滑槽;所述支撐條的一端設在有T型滑動頭,所述T型滑動頭位于T型滑槽內,與固定環滑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214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