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電錘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18237.0 | 申請日: | 202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6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魯劍波;歐陽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波斯(浙江)智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D16/00 | 分類號: | B25D16/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衛;李娜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電錘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的電錘,該電錘上設有參照基準點,包括進行打孔的工具頭、供設置預定深度的輸入模塊、與輸入模塊相連以接收預定深度的控制模塊、測量參照基準點與被打孔表面之間的距離并將其反饋至控制模塊以供與預定深度比較來計算當前孔深或當前剩余打孔深度的測距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以顯示當前孔深或當前剩余打孔深度的顯示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并受控于控制模塊以控制工具頭工作與否的電機模塊,控制模塊與測距模塊相連并在初次打孔至預定深度后控制測距模塊繼續保持測距狀態以當后撤電錘m距離后使其沿當前孔方向繼續工作時,提供測距參數以供與預定深度比較來確保孔深不變,0<m<預定深度。該裝置有效提高了電池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電錘。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智能化的發展,智能電錘也開始在市面上出現,人們可通過設置在電錘上的輸入模塊輸入想要的孔深度,并在測距模塊的幫助下將孔打至該深度,同時實時顯示該孔深,而且在孔打至預設深度后,電錘會控制電機自動停轉,從而實現精準打孔。
此類電錘提高了打孔效率,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鑒于經驗及熟練程度不同,操作人員打出來的孔時長并非理想狀態,比如孔徑相較于理想孔徑稍微小了點、孔內壁不夠光滑等,時常需要對該孔進行修飾,而所謂的修飾即對應著將電錘的鉆頭后撤一定距離后,在該孔方向上繼續鉆動,通過鉆頭的鉆動切削等功能將孔壁打磨的光滑或孔徑擴大,卻又保持孔深一直不變。
而現有的智能電錘在完成打孔后,測距功能即跟著停止了工作,當對孔進行修飾時,測距模塊無法繼續按照前一次的預設深度對當前的操作進行距離監控,導致修飾過程中很容易將孔深打的超過預設深度,造成打孔失敗。
同時,不論是現有的智能電錘,還是以往的非智能電錘,打孔前都需要通過尺子等方式在待打孔表面丈量、標記出打孔位置坐標,方可進行后續的鉆孔工作,但由于肉眼讀尺,容易存在誤差,很容易導致位置找的不夠精準。
而且,現有的電錘要么只具有智能模式,要么只具有手動控制模式,其無法兩者兼容,導致一旦智能模式出現故障,電機則無法自動控制停轉,影響電錘使用效率,或者經驗不足者采用手動控制模式控制電錘時,很容易使電機停轉過早或過晚,導致打孔失敗。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完成初步打孔后,測距控制功能依舊保持,以便操作人員進行后續修飾操作的改進的電錘。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操作者精確定位出打孔位置、操作簡單的改進的電錘。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可兼容智能模式和手動控制模式的改進的電錘,以提高電錘的適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進的電錘,所述電錘上設有參照基準點,所述電錘包括,
用于進行打孔的工具頭;
可供設置預定深度數值的輸入模塊;
與輸入模塊相連以接收預定深度數值的控制模塊;
測量參照基準點與被打孔表面之間的距離并將所述距離反饋至控制模塊以供控制模塊將其與預定深度比較來計算當前孔深或當前剩余打孔深度的測距模塊;
與控制模塊相連以顯示當前孔深或當前剩余打孔深度的顯示模塊;
與控制模塊相連并受控于控制模塊以控制工具頭工作與否的電機模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塊與測距模塊相連并在初次打孔至預定深度后控制測距模塊繼續保持測距狀態以當后撤電錘m距離后使其沿當前孔方向繼續工作時,提供測距參數以供與預定深度比較來確保孔深不變,0<m<預定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波斯(浙江)智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波斯(浙江)智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182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卡車一體式空調新風機構
- 下一篇:一種差動式力敏感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