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改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15067.0 | 申請日: | 202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20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坤;石艷軍;白文博;歐陽紅星;曹富榮;張侃;簡容海;郭二濤;艾晶晶;江浩;周浩一;王嘉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17/04;H02G9/0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侵入 地鐵 車站 結構 電力 管線 方法 | ||
一種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改遷方法,步驟包括:主體施工時避開管線;基坑開挖后利用主體懸吊管線;主體結構施工時從懸吊轉為支撐,再改為懸吊;建遷改管溝;遷改管線走向。車站施工過程中,電力管線群的位置只改了一次,且前期在不遷改路線的同時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的施工,完美解決了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干擾導致結構施工不能進行的問題,且巧妙利用結構中板的支撐,適用于多層地下管廊或交通設施的施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管廊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改遷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國內各城市地鐵工程一般都從既有城區輻射至城郊,大部分車站位于城市主干道下。在新城區地鐵規劃建設時,按照“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的原則提前規劃和施工綜合管廊和各類管溝,提前將各類管線納入共建管溝。但是在地下管線復雜,城市規劃與實際不匹配的部分區域,會出現先修筑市政道路,后期通過定向鉆、拖拉管的方式補充施工部分電力管道,由于定向鉆的施工技術特點,將會導致管線路徑成倒拱型路徑,在道路中間位置的埋深基本達到8~10m,對于后續規劃和修建地鐵車站等地下結構產生了影響。地鐵施工基于以上實際,需保證按期完成結構的同時,需將管線對地鐵施工的影響降至最低,采用與地鐵車站結構施工配套的懸吊保護和遷改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改遷方法,主要用來解決在地鐵車站或者類似地下工程建設中,基坑中出現地下電力管群而電力管溝又無法及時完成繞行遷改或者要求在原平面位置路由修建管溝遷改等問題,在保證地鐵施工工期的同時又能夠對電力管群形成支撐,且改遷時只需短時間既能完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侵入地鐵車站結構的電力管線改遷方法,改遷的步驟包括:
步驟一、核查電力管線群的數量、走向、埋深、施工方法及與車站結構的位置關系,確定空間位置關系圖;
步驟二、車站主體施工,包括支護樁、冠梁結構施工,電力管線群處采取調整樁間距、采用加強型支護樁、樁間采用鋼格柵噴射混凝土的支護措施確保基坑安全;
步驟三、在車站基坑開挖階段,電力管線群由橫跨兩側冠梁的懸吊裝置進行懸吊,確保基坑土方開挖施工和管線群的安全;
步驟四、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一,從下至上進行各層的澆筑施工,主體結構由結構中板分為上下層,在施工至電力管線群下端的結構中板后,在結構中板和電力管線群之間架設管線支撐架,拆除管線群的上部懸吊結構,完成管線群從上部懸吊到下部支撐的受力轉換,該結構中板兩側的結構側墻施工時提前預留孔洞和止水鋼板,孔洞用于穿過管線群;
步驟五、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二,結構側墻施工完成后,結構頂板施工中按照懸吊的位置和吊點的間距在結構頂板下端面預埋懸吊吊鉤;
步驟六、結構頂板結構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施做懸吊裝置,懸吊裝置和懸吊吊鉤配合再次將電力管線群進行懸吊,拆除電力管線群底部的管線支撐架;
步驟七、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在結構頂板上方修建遷改管溝,對電力管線群進行割接改遷,電力管線群改從遷改管溝中穿過,拆除結構頂板下的懸吊裝置;
步驟八:澆筑結構側墻上預留孔洞的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比側墻混凝土高一個等級,結構頂板上方土方回填、道路恢復。
優選的方案中,上述的步驟四中結構中板和電力管線群之間管線支撐架具體結構為:
包括管群保護管架,電力管線群穿過管群保護管架,電力管線群和管群保護管架整體防止于腳手板,腳手板下方設置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下部與結構中板接觸,由支撐結構對上方管線群進行支撐。
上述的支撐結構由盤扣支架及配套的底座、頂托、腳手板和方木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150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