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性高的遙感測繪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9999.0 | 申請日: | 2021-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1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尹楠;肖揚;孫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C39/02 | 分類號: | B64C39/02;B64C27/20;B64C27/22;G01C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拓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姬建正 |
| 地址: | 130118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性 遙感 測繪 無人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性高的遙感測繪無人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兩側設有機翼,前方設有前螺旋槳,尾部設有尾舵;其中,兩個所述機翼中對稱地各固定有一根與所述機體平行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兩端可轉動地設有垂直螺旋槳,每個所述垂直螺旋槳各能夠由固定在固定桿中的垂直電機驅動旋轉;所述垂直螺旋槳底部沿其圓周方向分布有多個弧形的防護擋片,所述防護擋片通過防護桿與固定桿連接,所述防護桿能夠調節防護擋片與垂直螺旋槳中心的距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直升模式和固定翼模式,機動性好,測繪效率高,活動范圍大。且能夠防護擋片能夠開合,與防護繩間形成防護網,近地面時安全性高,高空時空氣阻力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人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安全性高的遙感測繪無人機。
背景技術
遙感測繪無人機利用無人駕駛飛行器技術、遙感傳感器技術、遙測遙控技術、通訊技術,能夠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專用化快速獲取國土資源、自然環境、地震災區等空間遙感信息。
現有的遙感測繪無人機按照飛行特點,可以分為固定翼型無人機、無人駕駛直升機兩大類種類,固定翼型無人機通過動力系統和機翼的滑行實現起降和飛行,抗風能力強,速度快,測繪效率高,續航時間,但是固定翼型無人機的起降需要比較空曠的場地,需要在跑道進行滑行,使用場景受到限制;無人駕駛直升機的技術優勢是能夠定點起飛、降落,對起降場地的條件要求不高,機動性好,有較好的避障能力,能夠定點懸浮,但其飛行速度慢,測繪有效范圍小,續航短,主要應用于突發事件的調查。
現有的能夠垂直起降的無人機在低空中螺旋槳容易打到人員、建筑、樹枝等障礙,容易在起降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現有的無人機通過在螺旋槳外加上防護罩對螺旋槳進行防護能夠提高其的安全性,但在高空和高速飛行時不存在障礙物,防護罩反而成為累贅,增加了空氣阻力,限制了飛行速度,且防護罩也容易擾亂氣流,對無人機的操作產生影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性高的遙感測繪無人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安全性高的遙感測繪無人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兩側設有機翼,前方設有前螺旋槳,尾部設有尾舵;其中,兩個所述機翼中對稱地各固定有一根與所述機體平行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兩端可轉動地設有垂直螺旋槳,每個所述垂直螺旋槳各能夠由固定在固定桿中的垂直電機驅動旋轉;
所述垂直螺旋槳底部沿其圓周方向分布有多個弧形的防護擋片,所述防護擋片通過防護桿與固定桿連接,所述防護桿能夠調節防護擋片與垂直螺旋槳中心的距離;
且,每片所述防護擋片移動到與垂直螺旋槳中心的最近距離時,多片防護擋片共同圍成封閉的筒形;所述機體內還包括遙感測繪系統;所述機翼、尾舵中設有可轉動的擾流板。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所述防護桿通過輻條與固定桿連接:
多條所述輻條以垂直螺旋槳中心向外輻射延伸地固定在固定桿中,所述輻條中開設有滑槽,所述防護桿與所述滑槽配合可滑動地連接,所述防護桿末端與防護擋片下方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所述防護擋片靠近垂直螺旋槳中心方向開設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貫穿防護擋片的上端面,所述凹槽內配合設有滑片,所述滑片與所述凹槽可上下滑動地連接;
且,所述滑片滑動到最低位置時,其上端面位于垂直螺旋槳的下方,所述滑片滑動到最高位置時,其上端面位于垂直螺旋槳的上方。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每片所述滑片各通過連桿三、連桿二、連桿一與對應的輻條連接:
所述輻條中鉸接有連桿一,所述連桿一的另一端鉸接到連桿二的一端,所述連桿二的中心鉸接在防護桿的側面,且所述連桿一與連桿二的鉸接點位于防護桿下方;所述連桿二遠離連桿一的一端鉸接有連桿三,所述連桿三的另一端鉸接到滑片的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建筑大學,未經吉林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99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