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上風電場海纜監測與保護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5861.3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88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鵬程;齊革軍;陳曉路;杭兆峰;劉溟江;姚中原;楊立華;孫正標;刁新忠;周峰峰;李鑫鑫;陶偉;任鑫;楊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鹽城大豐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3/12 | 分類號: | G08B13/12;G08B31/00;H04N5/232;G01D21/02;G01R31/08;G01S13/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臨 |
| 地址: | 21003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電場 監測 保護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上風電場海纜監測與保護系統和方法,方法包括以下過程,對海纜的溫度、應變和擾動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通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船舶信息,并在海纜外部設置電子圍欄,依據船舶信息中的船舶航速對進入電子圍欄的船舶發出警報;依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的數據預測船舶的軌跡方向,通過雷達對船舶進行跟蹤,對船舶進行視屏拍攝,并對船舶進行驅離,對海纜故障點進行定位分析。本發明實現集海纜狀態監測、AIS船舶信息監測與雷達掃描、軌跡預測、視頻存證于一體的海纜全方位監測與保護,從而保障了海纜的運行安全。能夠從海纜運行狀態及船舶危害預警等各方便對海纜實行保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纜監測與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海上風電場海纜監測與保護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海纜在電壓等級和絕緣技術上不斷提高,以及高壓光電復合海纜在線監測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日本學者Toshio Nishimoto等利用光時域反射技術(optical time domainreflectometer,ΦOTDR)在線監測20km66 kV交聯聚乙烯海纜外界損傷情況。日本學者HirohumiTayama與Toshiaka Hara分別利用分布式光纖拉曼溫度傳感器(Raman optical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ROT-DR)對6.6kV和500kV交聯聚乙烯海纜溫度進行了監測。國內針對電纜在線監測技術研究開展的要晚一些,且主要針對陸上電纜,海底電纜監測研究較少。陳軍、楊耿杰、張振鵬等人分別采用RΦOTDR技術實現了陸上高壓電纜的溫度在線監測。雖然以上研究顯著地推動了海底電纜監測技術的進步,但是仍然無法滿足海底電纜實時在線監測的實際要求。RΦOTDR技術只能測量海纜沿線的溫度分布情況,且測量距離短;ΦOTDR技術只能在海纜已經被侵害事件破壞產生斷裂后進行檢測,無法實現侵害事件的實時在線監測和提前預警。2009年,蔣奇、楊黎鵬等人提出將布里淵光時域反射(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技術應用于海底電纜監測,并以三芯高壓海纜為研究對象,在實驗室中搭建了電纜模型,初步驗證了其有效性,但并未研究三相單芯高壓海纜,且未在真實海底環境下對海纜進行測試,更未實現基于ΦOTDR的海纜在線監測系統。
綜上所述,目前針對海底電纜在線監測技術的研究采用的ΦOTDR、RΦOTDR技術已無法滿足海底電纜實時在線監測的需求,不能對海底電纜進行準確的監測和診斷,不能準確識別海底電纜存在的故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海上風電場海纜監測與保護系統和方法,能夠從海纜運行狀態及船舶危害預警等各方便對海纜實行保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上風電場海纜監測與保護方法,包括以下過程,對海纜的溫度、應變和擾動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通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船舶信息,并在海纜外部設置電子圍欄,依據船舶信息中的船舶航速對進入電子圍欄的船舶發出警報;依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的數據預測船舶的軌跡方向,通過雷達對船舶進行跟蹤,對船舶進行視屏拍攝,并對船舶進行驅離,對海纜故障點進行定位分析。
優選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海纜溫度、應變和擾動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測;
步驟2,建立海上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當船舶經過海上風電場時,獲取船舶信息;
步驟3,在海纜外設立分級分區域電子圍欄,當船舶進入電子圍欄區域時進行警告;
步驟4,獲取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中的數據,預測船舶軌跡方向,進行錨害預警;
步驟5,采用雷達掃描對船舶進行跟蹤;
步驟6,通過攝像裝置對船舶進行監控,并實時上傳至計算機;
步驟7,當船舶威脅到海纜安全時,對船舶進行喊話驅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鹽城大豐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鹽城大豐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8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