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5696.1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6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于得全;高宏;王坤亮;周潔晶;姚紅軍;胡靜;盧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N5/10 | 分類號: | A61N5/10;A61H2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創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 地址: | 71003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療 頸部 保護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包括:頸托前片,貼合放置于頸部前側,所述頸托前片的中部開設有入風口;頸托后片,貼合放置于頸部后側,所述頸托后片的側部通過魔術貼固定組件彈性連接所述頸托前片的外側,所述頸托后片的兩端位于所述頸托前片的內部,所述頸托后片的中部開設有出風口;控制機構,固定安裝在所述頸托前片的中部外側,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入風口的位置對應設置;承托板,呈2組對稱固定安裝于所述頸托前片的兩側。該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在實現對患者頸部保護的基礎上,可以增強頸部側邊的通風效果,促進皮膚修復,同時可以緩解患者由于長時間佩戴而出現肩部的酸痛現象,降低患者的不適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患者在放療的過程中,由于輻射等因素影響,導致放療部位發生灼傷,出現潰爛、水泡等癥狀,對于頸部需要化療的患者,由于人的不自覺活動,頸部皮膚極易發生重合、折疊,同時在衣領等外在物體的摩擦下,促使原本結痂的傷口再度開裂,影響頸部皮膚修復,故而需要頸部保護裝置進行防護,然而現有的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還存在以下問題:
1、如公開號為(CN110226997A)的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減震桿滿足了不同患者不同高度的需要,通過按摩驅動桿帶著按摩腿上下擺動,對患者的頭部進行按摩,使得患者在對頸部進行保護的同時不會因為頭部的固定而產生不適感。然而該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頸部四周大多被彈性套所包裹,透氣性較差,頸部灼傷部位由于在較為封閉的空間下,不利于頸部灼傷部位的修復;
2、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在實際使用中,患者的肩部因長時間承受頸部保護裝置的重量,且在頸部保護裝置的限制作用下,極易導致患者出現酸脹等不適之感,降低裝置使用性。
所以我們提出了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透氣性較差,不利于頸部灼傷部位的修復,同時在實際使用中,患者肩部長期在頸部保護裝置的限制作用下,極易導致患者出現酸脹等不適之感,降低裝置使用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放療科用頸部保護裝置,包括:
頸托前片,貼合放置于頸部前側,所述頸托前片的中部開設有入風口;
頸托后片,貼合放置于頸部后側,所述頸托后片的側部通過魔術貼固定組件彈性連接所述頸托前片的外側,所述頸托后片的兩端位于所述頸托前片的內部,所述頸托后片的中部開設有出風口;
控制機構,固定安裝在所述頸托前片的中部外側,所述控制機構與所述入風口的位置對應設置;
承托板,呈2組對稱固定安裝于所述頸托前片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控制機構設置有:
伺服電機,其嵌入安裝于所述控制機構的內部,且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在所述控制機構的內部連接有通風機構;
調節機構,其設置在所述控制機構的內部,且所述調節機構的一側貼合有所述第一氣囊,并且所述第一氣囊熱熔連接于所述控制機構的內部;
傳動機構,其軸承安裝于所述控制機構的內部;
進風通道,其開設于所述控制機構的下端,且所述進風通道與所述入風口相互連通。
優選的,所述通風機構包括:
第一齒輪輥,其焊接安裝于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
轉筒,其套設軸連接于所述第一齒輪輥下端外側,且所述第一齒輪輥下端延伸入所述轉筒的內部連接有錐齒環,并且所述轉筒通過滾珠與所述轉筒的內部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6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