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及操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5539.0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87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岳彩東;曾華鋒;張良;黃守恒;黃昌榮;溫懷禮;柳林;劉明;郭剛;劉旭;李榮;秦建輝;陳茂國;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14 | 分類號: | C21B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劉揚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爐 多出殘鐵 結構 操作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高爐維修領域,尤其是一種高爐大修時盡可能多出殘鐵,從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和杜絕煙塵外溢的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及操作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包括高爐爐體,所述高爐爐體側壁設置有液態渣鐵排出口,所述高爐爐體內壁底部的死鐵層的下方有爐底實際侵蝕線,其中,液態渣鐵排出口的下方的高爐爐體側壁上,設置有測量殘鐵口以及位于測量殘鐵口下方的實際殘鐵口,其中,測量殘鐵口和實際殘鐵口的中心軸線與爐底實際侵蝕線相交。本發明尤其適用于高爐大修的爐缸內殘鐵清除作業之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爐維修領域,尤其是一種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高爐大修時,為了縮短工期,要把爐缸內的死鐵層及因爐底磚侵蝕形成空間內的殘鐵放出來。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高爐出殘鐵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環保需求,傳統的爐缸剩余殘鐵在高爐解體后用氧氣將其解體,不僅影響工期,而且燒殘鐵時會造成大量的煙塵外溢。因此傳統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爐大修時盡可能多出殘鐵,從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和杜絕煙塵外溢的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及操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包括高爐爐體,所述高爐爐體側壁設置有液態渣鐵排出口,所述高爐爐體內壁底部的死鐵層的下方有爐底實際侵蝕線,其中,液態渣鐵排出口的下方的高爐爐體側壁上,設置有測量殘鐵口以及位于測量殘鐵口下方的實際殘鐵口,其中,測量殘鐵口和實際殘鐵口的中心軸線與爐底實際侵蝕線相交。
進一步的是,實際殘鐵口深入到高爐爐體內的深度大于測量殘鐵口深入到高爐爐體內的深度。
進一步的是,所述實際殘鐵口深入到高爐爐體內的深度比測量殘鐵口深入到高爐爐體內的深度深0.5m。
進一步的是,實際殘鐵口設置于測量殘鐵口下方300mm處。
進一步的是,高爐多出殘鐵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對高爐爐體部位的爐皮進行測溫,然后結合高爐爐體的爐底的熱電偶溫度進行計算,找出爐底侵蝕的最深部位,即得出爐底實際侵蝕線;b、以爐底實際侵蝕線為基準,首先開孔得到測量殘鐵口,然后再在測量殘鐵口下方開孔得到實際殘鐵口;c、出殘鐵時,先燒下方的實際殘鐵口,如果無法燒出殘鐵,再燒實際殘鐵口上面的測量殘鐵口,并得到殘鐵。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實際操作時,由于實際殘鐵口以及測量殘鐵口的存在,有效的降低了高爐殘鐵的流出位置,讓爐缸中的殘鐵更易全部流出。在實際操作時,首先通過實際殘鐵口進行殘鐵流出操作,一旦燒不出來,馬上用上面的備用殘鐵口即測量殘鐵口,這樣也不會影響出殘鐵的進程。本發明尤其適用于高爐大修的爐缸內殘鐵清除作業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殘鐵口在爐皮上的位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殘鐵口與爐底實際侵蝕線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高爐爐體1、壓入料2、高爐通水冷卻壁3、爐體內壁面4、死鐵層5、爐底實際侵蝕線6、高爐象腳侵蝕部7、測量殘鐵口8、實際殘鐵口9、高爐剩余爐底磚10、、高爐風口112、出鐵口113、爐皮1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高爐多出殘鐵的結構,包括高爐爐體1,所述高爐爐體1側壁設置有液態渣鐵排出口113,所述高爐爐體1內壁底部的死鐵層5的下方有爐底實際侵蝕線6,其中,液態渣鐵排出口113的下方的高爐爐體1側壁上,設置有測量殘鐵口8以及位于測量殘鐵口8下方的實際殘鐵口9,其中,測量殘鐵口8和實際殘鐵口9的中心軸線與爐底實際侵蝕線6相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5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