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氣設備監控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5500.9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24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忠;駱友良;杜曉旭;鄭坤炫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明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2 | 分類號: | H04L67/12;G07C3/00;H04W4/30;H04W12/084;G16Y20/20;G16Y40/10;G16Y40/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輝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劉海軍;孟強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技術 電氣設備 監控 平臺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氣設備監控平臺,采用物聯網技術對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系統狀態信息執行物聯網數據采集,并通過合理設計物聯網采集終端的采集對應關系,有利于故障發生時,系統數據下行自查和比對。同時,使用采集數據加工清洗模塊,來基于監控平臺系統的準入準則,設定相互協同的多套數據篩選方法,再次,通過使用令牌來確保用戶的采集授權,提升了用戶對物聯網技術的電氣設備監控平臺的采集自主控制性能,從而在降低物聯網技術的電氣設備監控平臺數據采集和監控對象數據大小的同時,充分保障了用戶對物聯網數據的自適應采集,同時保障了采集終端的協同工作性能,并且對系統數據安全有較佳的保護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氣設備監控平臺。
背景技術
電氣設備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往往存在符合預期的運行階段,以及超出運行預期,可能或已經造成系統故障的運行階段。利用物聯網技術,對電器設備實施信息監控,保障電器設備的順利穩定運行,已成為電器設備管理系統的重要技術目標和訴求。
通俗而言,物聯網即可視作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簡單來說,互聯網僅僅連接了手機電腦,而物聯網可以連接生活中的各種設備、物件、乃至于生物體,可以說無處不在,比如商場里的自動門,樓道里的聲控燈以及現在比較流行的智能家居,工業生產中的自動化機器人,自動駕駛技術,運動手環等等。因此了解物聯網是現代生活必備的基礎知識。目前主流研究將物聯網的體系架構分為三層:感知層、傳輸(網絡)層和應用層。
何為感知層?感知層主要指一些嵌入在終端里的底層元器件,包括各類傳感器、RFID射頻識別(一種基于電磁波的數字條碼識別技術)、芯片和MCU(微控制器,可以近似理解為主芯片助手)等,主要功能是感知和收集有各種聲光電和生物信息。傳輸層主要指信息傳遞所需的通信模組和通信網絡,通信網絡又細分為蜂窩網絡和非蜂窩網絡,前者包括2G-5G網絡、NB-IoT、eMTC等,后者包括藍牙、Wi-Fi、ZigBee、LoRa(Long?Range?Radio,遠距離無線電)等等。平臺層主要指云平臺和操作系統,所有的終端入網后,數據需要在一個平臺或者從操作系統下進行存儲計算,作出相應的分析、管理。應用層主要指針對不同需求所產生的各類應用以及設備終端,比如智能電表、可穿戴設備、智能音箱等等。從物聯網的分層可以看出,物聯網產業是一個由下至上發展的過程,需要先有底層的海量數據以及相應的通訊網絡,在以大數據中心等形式進行計算分析,最后根據終端需求生成不同的應用和硬件設備。物聯網概念與5G概念一樣,需要先做5G基建,才有大規模的5G應用。感知層器件種類眾多,不論是工業還是生活消費都需要用到,比如紅外傳感器,光學傳感器,聲學傳感器,激光傳感器、各類電子標簽等等,同時還包括相應的芯片,來處理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
而之于傳輸層,傳輸層的通信網絡部分其實和5G聯系非常緊密,可以說5G技術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夠真正讓物聯網成為現實。5G的三大應用場景(eMBB、mMTC、uRLLC),其中有兩大是物聯網場景。物聯網按照通信距離可以分為短距離通信和長距離通信。短距離通信主要是Wi-Fi和藍牙通信,其中高速率傳輸主要使用Wi-Fi,低速主要使用藍牙。長距離通信除了大家熟悉的2G-5G通信網絡外,還有一類叫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低功耗廣域無線網),它的特點主要是功耗低,傳輸速率低,傳輸距離遠。目前國內主要是使用NB-IoT(Narrow?Band?IoT,窄帶物聯網)技術,同時NB-IoT也是目前全球主流運營商支持的標準技術。短距離通信方面主要的新概念就是Wi-Fi6,其優勢主要在更高的網絡傳輸速率與更低的延遲、更大的帶機量、降低丟包率以及延長電池壽命等方面,從而讓無線網絡的通信質量、傳輸效率、能耗表現和物聯網優化都有顯著提升。應用層又可以細分為平臺層和應用層。平臺層主要是指一些數據分析計算的平臺,主要是依靠三大運營商和第三方云服務實現,為最終的應用層提供決策與執行支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明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明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5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