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的3D人臉信息識別方法和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5383.6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3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沖;謝瑞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萬物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張開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信息 識別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3D人臉信息識別方法和設備,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包括建立數據采集點,每組3D人臉信息識別設備中設置三組人臉信息采集裝置,以各用戶為單位,通過處理系統對各用戶的面部信息進行3D建模存儲,通過三組人臉信息采集裝置,識別用戶三個角度的面部信息,并通過處理系統對分別對原存儲的三組人臉信息進行分別比對,再與調出的3D模型信息進行比對。本發明通過三個角度的圖像識別以及3D建模后的前后對比,極大地提高了人臉信息識別的精準性,提高了人臉識別的安全性,且可以根據用戶的面部位置實際調控采集攝像頭的采集角度,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臉信息采集的精準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的3D人臉信息識別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在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程度高度發達的今天,各個領域對快速有效的自動身份驗證技術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生物特征識別作為一種安全、可靠的身份驗證技術在近幾十年中得到了快速發展。人臉識別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與虹膜、指紋、聲音等其他生物特征識別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采集性,是一種友好、快捷、容易被人接受的非侵犯性識別方法,由于其友好性、方便性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當下,人臉識別技術已逐步廣泛應用于家庭安防、企業機構管理、社會管理等領域,而采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大多為2D人臉識別技術,原理主要為通過普通攝像頭、相機、手機等采集人臉圖像,在系統中進行分類對比,后輸出對比結果,然而,基于2D人臉識別技術在遭遇“真人圖片攻擊”、“視頻回放”、“面具攻擊”等情形時,存在易被各種有針對性的視頻或圖像攻破的問題,安全性能有待提升,且現有的3D識別技術中,僅通過三維建模進行模擬對比,缺乏面部細節對比,進而造成3D識別技術不夠成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3D人臉信息識別方法和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大數據的3D人臉信息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建立數據采集點,在固定區域內,如廠區、校區或社區等區域內設立多個3D信息采集點,在采集點內設置3D人臉信息識別設備;
步驟二、用戶人臉信息采集,每組3D人臉信息識別設備中設置三組人臉信息采集裝置,其中包括正前方、左前方和右前方三個角度的人臉信息采集,區域內用戶在就近的3D信息采集點,站立在三組人臉信息采集裝置前,分別采集用戶面部正面以及兩側的完整圖像信息;
步驟三、用戶人臉信息處理,區域內各3D人臉信息識別設備所采集到的圖像信息,以各用戶為單位,通過處理系統對各用戶的面部信息進行3D建模,并進行標識存儲,同時對附帶的三組圖像信息對應相應的3D信息進行標識,隨后對所有用戶的三組圖像信息按照三個采集角度分別進行存儲;
步驟四、3D人臉信息識別,在需要對用戶進行識別時,用戶站立在相應 3D信息采集點的3D人臉信息識別設備前,通過三組人臉信息采集裝置,識別用戶三個角度的面部信息,并通過處理系統對分別對原存儲的三組人臉信息進行分別比對,找到數據庫中相似的圖像信息后;
步驟五、3D人臉信息比對,找到數據庫中相似的圖像信息后,分別調出相似圖片對應用戶的3D模型信息,將現采集的三組人臉信息進行3D建模后再次與調出的3D模型信息進行比對,準確識別出用戶的人臉信息。
優選的,所述步驟三中,用戶數據采集存儲時,根據區域內掌握的用戶信息,或者用戶手動輸入個人關鍵信息,與其人臉信息進行同步存儲,后期識別時,同步調用其相應個人信息。
優選的,每次用戶進行人臉識別時所采集的人臉圖像信息,均更新至其對應的人臉圖像數據庫中,之后的每一次識別,均以上一次更新的人臉圖像信息作為對比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萬物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萬物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3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