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配流閥雙向隔膜泵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5135.1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9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廖義德;周翔;魏柏楊;高立志;陳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天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3/04 | 分類號: | F04B43/04;F04B53/16;F04B53/22;F04B53/00;F01N3/20;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鐘鋒 |
| 地址: | 4382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配流閥 雙向 隔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配流閥雙向隔膜泵,包括安裝在一起的殼體和電機,殼體的外壁開設有兩條流道、內部設有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軸和采用柔性耐磨材料的隔膜,偏心軸的偏心段套有擠壓軸承,隔膜兩端與殼體軸向定位且密封,隔膜在徑向的一側為與殼體連接的防滑突起、另一側為套在擠壓軸承上的環套,兩條流道分別延伸至殼體內壁防滑突起的兩側且被環套隔離始終不連通,環套在偏心的一側與泵體內壁接觸、另一側與泵體內壁形成工作腔,電機驅動偏心軸時擠壓軸承沿著偏心運動方向擠壓環套與泵體內壁連續接觸。本發明采用全新的隔膜結構,不需要設置單向配流閥,能雙向抽吸,不需要曲柄連桿機構,提高了可靠性和穩定性,應用效果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隔膜泵,具體涉及一種無配流閥雙向隔膜泵。
背景技術
隔膜泵的原理是利用膜片的彈性特點,使膜片來回運動,帶動兩邊容積腔產生氣壓交替變化,從而實現液體的連續吸入與排出。由于現有結構的限制,為了保證液體的連續吸入與排出,目前的隔膜泵需要搭配單向閥等配流機構,因此不能反向運轉,該缺陷在具體應用時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如:
在柴油機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尿素一般采用電機隔膜泵或齒輪泵進行添加,國VI標準規定柴油機停機時,管道和計量電磁閥(噴嘴)內的殘余尿素液不能噴射到排氣管中,因此,尿素泵供給單元必須具備反抽或反吹功能,但是——對于隔膜泵,此結構的密封性良好,不產品泄漏,但只能實現單向運轉輸出液體,不能反向運轉,因此尿素泵供給單元必須設置反抽電磁閥和反抽回路,這不僅增加了系統的成本,而且迫使尿素液流道更加復雜,尿素在流道內容易結晶和堵塞,同時還需研制專門的防結晶、防卡死的尿素液電磁閥,增加了研制工作的難度;對于齒輪泵,此結構能夠實現正反轉運動實現液體的輸出和反抽,但密封性不好,易產生泄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配流閥雙向隔膜泵,采用全新的隔膜結構,不需要設置單向配流閥,能雙向抽吸,不需要曲柄連桿機構,提高了可靠性和穩定性,應用效果良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無配流閥雙向隔膜泵,包括安裝在一起的殼體和電機,殼體的外壁開設有兩條流道、內部設有由電機驅動的偏心軸和采用柔性耐磨材料的隔膜,偏心軸的偏心段套有擠壓軸承,隔膜兩端與殼體軸向定位且密封,隔膜在徑向的一側為與殼體連接的防滑突起、另一側為套在擠壓軸承上的環套,兩條流道分別延伸至殼體內壁防滑突起的兩側且被環套隔離始終不連通,環套在偏心的一側與泵體內壁接觸、另一側與泵體內壁形成工作腔,電機驅動偏心軸時擠壓軸承沿著偏心運動方向擠壓環套與泵體內壁連續接觸。
進一步地,殼體包括泵座和密封的安裝在泵座兩端的端蓋,隔膜兩端由端蓋軸向定位,防滑突起通過圓柱銷與兩端的端蓋連接,偏心軸的中部為偏心段、兩端無偏心且套有支撐軸承,支撐軸承上套有過渡環,過渡環的一端被環套套住、另一端密封的安裝在端蓋內圓上。
進一步地,過渡環朝內的一端設有凸緣,環套兩端內側設有壓環,兩端過渡環上的凸緣分別將環套兩端的壓環壓在端蓋上。
進一步地,泵座、端蓋和電機殼通過螺栓和螺母一體安裝,螺栓的尾部壓在一端端蓋上,頭部穿過一端端蓋、泵座、另一端端蓋和電機殼,螺母通過彈性墊圈壓在電機殼上。
進一步地,螺栓采用不銹鋼材料的六角頭螺栓,螺母采用不銹鋼材料的六角螺母,彈性墊圈采用鞍型彈性墊圈。
進一步地,端蓋與泵座和過渡環均通過O形密封圈密封。
進一步地,擠壓軸承和支撐軸承均采用深溝球軸承。
進一步地,泵座、端蓋和過渡環采用鋁合金材料,偏心軸和圓柱銷采用不銹鋼材料。
進一步地,隔膜采用彈性橡膠材料。
進一步地,電機采用步進電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天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天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51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