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4736.0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4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杏枝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92 | 分類號: | G01F23/292;G05D9/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2602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持 爐用無 接觸 式液位檢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密封式保持爐的側面位置安裝紅外線檢測器(1)和紅外傳感處理器,所述紅外傳感處理器具有接收及處理紅外信號的功能結構,所述紅外傳感處理器設置在能接收紅外信號的位置以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信號;
2)設定該紅外線檢測器(1)的檢測距離,通過發射紅外線即紅色激光到被檢測液面上,從被檢測液面上反射紅外信號給紅外傳感處理器,紅外傳感處理器根據反饋信號計算得出被檢測液面到激光射出面的距離;
3)紅外傳感處理器利用被檢測液面到激光射出面的距離判斷保持爐(10)內的鋁液(5)的高度,當所述保持爐(10)內的鋁液(5)的高度低于設定高度時,紅外傳感處理器輸出信號控制止回棒氣缸(3-2)以帶動止回棒(3-1)上升,使流槽鋁液(4)自然流動進到保持爐(10)以補充鋁液使保持爐內鋁液高度回復到設定值;
4)當保持爐(10)內鋁液(5)的高度達到正常值時,紅外傳感處理器輸出信號控制止回棒氣缸(3-2)以帶動止回棒(3-1)下降,以阻止流槽鋁液(4)流動,完成一次保持爐鋁液(5)補充;
5)依此循環,構成無接觸式液位檢測,以使保持爐(10)內鋁液高度恒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方法,其特征在于:設定紅外線檢測距離,通過發射紅色激光到檢測面上,反射回傳感處理器,通過傳感處理器內部計算得出鋁液液面到激光射出面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方法,其特征在于:設定范圍值,當檢測到的距離小于等于設定值時,傳感器發出報警信號,從而控制止回棒關閉。
4.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包括鋁液保持爐(10),在鋁液保持爐(10)的內腔設有保持爐鋁液(5),鋁液保持爐(10)的一端設有流槽(4),流槽(4)中設有流槽鋁液,其特征在于:在流槽(4)的鋁液出口處設有止回棒機構(3)以控制該鋁液出口開通或關閉,在鋁液保持爐(10)的上側面設有紅外檢測器(1)和紅外傳感處理器,紅外檢測器(1)的檢測頭對向保持爐鋁液(5)以檢測保持爐鋁液(5)高度,紅外傳感處理器的紅外信號接收口對向保持爐鋁液(5)以接收紅外反射信號,形成紅外檢測回路;所述紅外傳感處理器具有接收及處理紅外信號的功能結構;以根據反饋信號計算得出被檢測液面到激光射出面的距離,從而檢測到保持爐鋁液(5)的液位高度,即得知保持爐鋁液(5)的液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棒機構(3)包括止回棒氣缸(3-2)和止回棒(3-1),止回棒(3-1)設置在流槽(4)的鋁液出口處,止回棒氣缸(3-2)的驅動輸出端連接止回棒(3-1)的動力輸入端,止回棒氣缸(3-2)的控制輸入端為外驅動力輸入端,該外驅動力輸入端與紅外傳感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關聯,形成流槽(4)的鋁液出口開通或關閉的閉環控制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其特征在于:紅外傳感處理器包括紅外傳感器和處理器,紅外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器的信號輸入端,紅外傳感器具有紅外信號接收端以接收紅外檢測器(1)的輸出信號;處理器由具有個I/O端口、存儲器和中央處理器的單片機芯片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其特征在于:將紅外檢測器(1)和紅外傳感處理器固定安裝在加壓室外側,使紅外檢測器(1)和紅外傳感處理器長期處于開放的空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紅外檢測器(1)和紅外傳感處理器安裝位置重新布線。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低壓鑄造機鋁液保持爐用無接觸式液位檢知裝置,其特征在于:對鑄機加壓程序實施修改,并增加保持爐無補給鋁液時的報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未經肇慶本田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7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