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的網絡通信系統、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4335.5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24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錦喜;梁增健;葉亞芳;陳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卓啟云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 | 分類號: | H04L67/10;H04L67/104;H04L9/40;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3 | 代理人: | 王麗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沙河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網絡 通信 系統 方法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網絡通信系統、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系統包括客戶端、區塊鏈的信使節點和鏈端節點;客戶端,用于向目標信使節點發送合約執行請求,合約執行請求包括智能合約的目標全局變量;信使節點,用于對客戶端發送的合約執行請求進行驗證,并在合約執行請求驗證成功后,將合約執行請求轉發至鏈端節點;鏈端節點,用于執行信使節點轉發的合約執行請求,對智能合約的目標全局變量進行寫操作,得到合約執行結果。本實施例通過向區塊鏈引入信使節點作為監控全局變量的中繼節點,并通過目標信使節點對客戶端發起的請求驗證成功后,再轉發至鏈端節點,從而由信使節點控制全局變量的訪問,從而在根本上防止鏈端用戶的作弊行為。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網絡通信系統、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可信存儲、物流、食品溯源和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已成功應用,但是區塊鏈的鏈式順序結構,嚴重限制其交易吞吐量,以至于區塊鏈無法有效承載足夠大的用戶量與交易規模。
在相關技術中,利用區塊鏈的二層網絡架構(比如比特幣的閃電網絡、以太坊的狀態通道以及等離子二層網絡(Plasm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區塊鏈的容量,但是二層網絡架構存在子鏈作弊、數據存儲消耗大等問題。例如,以太坊的等離子二層網絡為例,子鏈用戶需要在主網上部署一個“根智能合約”(root smart contract),同時需要將合約內的所有交易內容均記錄一遍,使得數據存儲空間消耗增大;當僅在二層網絡內交易時,將主網內的通用資產先映射到各個合約內的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NFT)資產,若需要轉回主網交易,則需要再將NFT轉換為通用資產,使得網絡交易過程繁瑣,非常費時,從而使子鏈用戶能夠利用轉換時間差進行作弊。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網絡通信系統、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旨在解決當前區塊鏈的網絡通信過程存在子鏈用戶作弊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網絡通信系統,包括客戶端、區塊鏈的信使節點和鏈端節點;
客戶端,用于向目標信使節點發送合約執行請求,合約執行請求包括智能合約的目標全局變量;
信使節點,用于對客戶端發送的合約執行請求進行驗證,并在合約執行請求驗證成功后,將合約執行請求轉發至鏈端節點;
鏈端節點,用于執行信使節點轉發的合約執行請求,對智能合約的目標全局變量進行變更操作,得到合約執行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向區塊鏈引入信使節點作為監控全局變量的中繼節點,并通過客戶端在發起請求時將目標信使節點作為接收對象,由目標信使節點對客戶端發起的請求驗證成功后,再轉發至鏈端節點,從而由信使節點控制全局變量的訪問,從而根本上防止鏈端用戶的作弊行為。
在一實施例中,客戶端包括:
調用模塊,用于調用預設的變量映射函數,變量映射函數包含多個全局變量與多個信使節點之間的對應關系;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變量映射函數,確定全局變量對應的目標信使節點;
發送模塊,用于將合約執行請求發送至目標信使節點。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變量映射函數確定全局變量對應的目標信使節點,從而使客戶端能夠將合約執行請求發送至目標信使節點,以獲得信使節點的授權,進而訪問鏈端節點。
在一實施例中,信使節點包括:
驗證模塊,用于對合約執行請求的簽名數據進行合法性驗證;
第二確定模塊,用于若簽名數據合法,則確定目標全局變量是否與目標信使節點對應;
判定模塊,用于若目標全局變量與目標信使節點對應,則合約執行請求驗證成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卓啟云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卓啟云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3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