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的冷卻水道結構及機殼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4015.X | 申請日: | 2021-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97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婷;馬霽旻;劉光華;周海鷹;崔舜宇;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H02K9/19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韓夢晴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冷卻 水道 結構 機殼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機的冷卻水道結構,涉及電機熱控技術領域。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卻水道中包括設有進水嘴或出水嘴的周向布置的第二周向水道,第二周向水道與沿電機端面布置的第一周向水道連接,且連接處彎折成回轉結構,通過此回轉結構可以實現水道中的水流朝任意方向的流動,即出水嘴與入水嘴的位置可以靈活設計。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在具有出、入水口靈活設計的同時,還具備水道流阻低、水道覆蓋面積大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熱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機的冷卻水道結構及機殼。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演進,集成化設計將無可爭辯地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電動汽車三合一電驅系統對于電控、電機和減速器的裝配要求較高。與傳統的工業電機相比,新能源汽車電機還需滿足顛簸路況的振動、極端運行條件下的高溫等一系列要求,電機溫升或局部溫升過高,不僅會導致結構變形,還會使電機耐壓和絕緣性降低,嚴重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現有電機機殼冷卻方式通常采用以下三種方式:普通自冷、風冷和機殼夜冷。采用機殼液冷方式,相對于普通自冷和風冷電機能起到很好的散熱效果,增加電機效率,提高電機的扭矩和功率密度,因此應用較為廣泛。
目前,機殼液冷的結構為在電機機殼內部設置水道,常見有螺旋型水道和周向型水道,其中:周向型水道大體為兩個彎折成C型的水道串聯形成,這會造成水流的彎折較多,壓力損失較大,所以周向型水道需要選擇功率更大的水泵來實現同樣的流量,價格會偏貴,此外,周向型水道兩端存在密封問題,不論何種方式密封,機殼都有滲水的風險;而螺旋型水道則是不彎折,而是通過一層層纏繞達到水冷的目的,因此螺旋型水道水流在周向上帶有一定的角度,這要使得同樣的軸向尺寸,水道的寬度會所有降低,增加壓力損失。
現有的機殼液冷技術旨在解決電機的冷卻問題,以此來實現提高電機的可靠性,但這些冷卻水道的進水嘴和出水嘴只能設計在電機兩端面附近,占用空間較大,不便于其它設備的安裝及整車進出水嘴的調整。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的冷卻水道結構,解決電機冷卻水道的進水嘴和出水嘴在安裝位置選擇上,無法靈活設置,導致其他設備安裝不便的問題。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機的冷卻水道結構,其包括:
第一周向水道單元,其包括,
-沿電機端面周向布置第一周向水道;
-第二周向水道,所述第二周向水道與所述第一周向水道連通且兩者連通處彎折形成回轉結構,所述第二周向水道上用于設置進水嘴或出水嘴;
包括至少一層水道的組合水道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周向水道的遠離所述第一周向水道的一側,所述組合水道組件與所述第一周向水道連通且兩者連通處彎折形成回轉結構;
且所述第一周向水道、第二周向水道和組合水道組件被配置為:
當所述第二周向水道上設有所述進水嘴時,水流可從第二周向水道流入第一周向水道的一端,再從所述第一周向水道的另一端流入所述組合水道組件中;
當所述第二周向水道上設有所述出水嘴時,水流可從所述組合水道組件流入第一周向水道的一端,再從所述第一周向水道的另一端流入所述第二周向水道中。
一些實施例中,組合水道組件包括:
螺旋水道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層沿電機螺旋布置的水道,其一端與所述第一周向水道連通且兩者連通處彎折形成回轉結構,另一端延伸到電機另一端面。
一些實施例中,螺旋水道單元包括兩層沿電機螺旋布置的水道,其一端與所述第一周向水道連通且兩者連通處彎折形成回轉結構,另一端延伸到電機另一端面。
一些實施例中,螺旋水道單元,其包括三層沿電機螺旋布置的水道,其一端與所述第一周向水道連通且兩者連通處彎折形成回轉結構,另一端延伸到電機另一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0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