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粘蠅膠及其制備方法和在粘蠅板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3913.3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8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德年 |
| 主分類號: | C09J123/22 | 分類號: | C09J123/22;C09J191/00;C09J11/00;C09J11/06;C09J11/08;A01M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施得運 |
| 地址: | 412200 湖南省株***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蠅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粘蠅板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粘蠅膠及其制備方法和在粘蠅板中的應用,所述粘蠅膠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物質:環烷油15?25份、聚異丁烯20?50份、丁基橡膠15?60份及引誘劑5?8份;所述引誘劑包括魷魚粉、蝦粉、紅蟲粉,紅糖,本發明通過在粘蠅膠中加入魷魚粉、蝦粉、紅蟲粉,紅糖,實現對蒼蠅的高效引誘,并且不存在類似腐敗物的異味;使用本發明粘蠅膠制備的粘蠅板具備很好的引誘效果,并且通過在粘蠅板無膠處設置用于固定膠條,可將粘蠅板放置并固定在合適的位置,更加方便清理蒼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病蟲害防治衛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粘蠅膠及其制備方法和在粘蠅板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蒼蠅屬于典型的“完全變態昆蟲”。70年代末統計,全世界有雙翅目的昆蟲132個科12萬余種,其中蠅類就有64科3萬4千8百余種。主要蠅種是家蠅、市蠅、肉蠅、麻蠅等。蒼蠅屬雙翅目,體型小型到中型,觸角短于頭部和胸部的總長,僅3節,末節末端有節鞭或末節背面有一根羽狀剛毛,稱觸角芒。復眼2只,單眼3只。口器為舔吸式。前翅膜質,用來飛翔。后翅退化為平衡棒,隱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蒼蠅以前翅發達,后翅退化成平衡棍的主要特征,區別于其他昆蟲。頭部有一對圓圓的復眼,兩眼之間距離的遠近是識別雌雄蠅的標志。兩眼距離較遠的是雌蠅,兩眼距離較近的是雄蠅。頭部前面有一對短小的觸角,是蒼蠅靈敏的嗅覺器。
對蒼蠅具有引誘作用的材料很多,如紅糖、奶粉、魚粉等,但進利用紅糖、魚粉等配制蒼蠅引誘劑時,所配引誘劑對蒼蠅的引誘效果差,使用腐敗的組分腥臭味又太大,同時制成的粘蠅板一般只能水平放置在地面、桌面或臺面等位置,而且容易因外力離開原始放置的位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粘蠅膠及其制備方法和在粘蠅板中的應用,這種粘蠅膠具備很好的引誘蒼蠅的效果,而粘蠅板不易因外力而變化位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粘蠅膠,包括以下物質:環烷油15-25份、聚異丁烯20-50份、丁基橡膠15-60份及引誘劑5-8份;所述引誘劑包括魷魚粉、蝦粉、紅蟲粉,紅糖。
優選地,所述粘蠅膠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物質:環烷油20份、聚異丁烯30份、丁基橡膠40份、魷魚粉2份、蝦粉3份、紅蟲粉2份,紅糖1份。
優選地,所述粘蠅膠按重量份數還包括以下物質:擬除蟲菊酯0.3份、丁香0.5份。
優選地,所述粘蠅膠按重量份數還包括0.5份殺蠅劑,所述殺蠅劑噻蟲嗪、吡蟲啉、吡蚜酮、阿維菌素中的一種或多種成分的混合合物。
噻蟲嗪:噻蟲嗪是一種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化學式為C8H10ClN5O3S,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及內吸活性,用于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后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吡蟲啉:吡蟲啉是一種硝基亞甲基類內吸殺蟲劑,屬氯化煙酰類殺蟲劑,又稱為新煙堿類殺蟲劑,化學式為C9H10ClN5O2。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1]。害蟲接觸藥劑后,中樞神經正常傳導受阻,使其麻痹死亡。產品速效性好,藥后1天即有較高的防效,殘留期長達25天左右。藥效和溫度呈正相關,溫度高,殺蟲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
吡蚜酮:吡蚜酮屬于吡啶類(吡啶甲亞胺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是非殺生性殺蟲劑,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開發,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吡蚜酮對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同時還有內吸活性。在植物體內既能在木質部輸導也能在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作葉面噴霧,也可用于土壤處理。由于其良好的輸導特性,在莖葉噴霧后新長出的枝葉也可以得到有效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德年,未經朱德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39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