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線壓接裝置及壓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2387.9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8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登杰;廖永力;黃增浩;李銳海;王俊錁;張志強;唐捷;王樂;黃志都;崔志美;覃秀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R43/048 | 分類號: | H01R43/048;H01R43/05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線 裝置 方法 | ||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導線壓接裝置及壓接方法,所述裝置包括支撐主體、模具蓋、模具、渦流加熱曲板、液壓缸和吊梁,通過支撐主體上的液壓缸控制模具進行合攏和分開,來實現對待壓接導線的壓接,通過渦流加熱曲板對待壓接導線進行加熱,加熱后的導線便于壓接,能降低液壓機的性能要求;液壓方式簡單,壓接質量較優,通過吊梁連接的螺紋連桿和鎖緊卡扣固定待壓接導線,減少由于待壓接導線與模具的位置錯位導致壓接產生的誤差,提高壓接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重要交叉跨越線路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線壓接裝置及壓接方法。
背景技術
重要交叉跨越是跨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一級等級公路、一二級通航河流、重要架空輸電線路等區段的架空輸電線路,如果發生斷線事故可能對被跨越區域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所以重要交叉跨越線路的鐵塔、金具、絕緣子和導線等部位都應該被著重加強;在跨越區段兩端由耐張線夾將導線與絕緣子連接在一起,在導線與導線連接的部位由接續金具進行連接,當耐張線夾與接續金具發生損壞時會造成線路斷線的事故,所以耐張線夾與接續金具的安全性對整個線路有著重要影響。
現有技術中,目前主要是在常溫下使用液壓機將線夾與導線進行壓接,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達到連接的目的,由于模具的寬度小于壓接寬度,所以需要多次壓接,壓完一模再壓一模,操作比較麻煩,并且在常溫下使耐張線夾與導線發生塑性變形需要比較大的力,對液壓機要求比較高,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導線壓接裝置及壓接方法,液壓方式簡單,壓接質量好,操作簡便,成本低廉。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導線壓接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支撐主體、模具蓋、模具、渦流加熱曲板、液壓缸、吊梁和插銷;
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渦流加熱曲板包括第一渦流加熱曲板和第二渦流加熱曲板;所述液壓缸包括第一液壓缸、兩個第二液壓缸和第三液壓缸;
所述支撐主體為U型結構,所述模具蓋兩側面具有凸起物,所述模具蓋通過所述凸起物插入所述支撐主體兩側面對應的凹槽中,所述支撐主體上的凹槽設有定位孔,所述插銷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固定所述支撐主體和所述模具蓋的相對位置;
所述第一液壓缸的第一端安裝在所述模具蓋的頂部,所述第一液壓缸的第二端與所述吊梁連接;
所述第一模具安裝在所述模具蓋的底部;
所述兩個第二液壓缸的第一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支撐主體的兩個側面的對稱位置上,所述兩個第二液壓缸的第二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渦流加熱曲板和所述第二渦流加熱曲板;
所述第三液壓缸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撐主體的底部的頂面,所述第三液壓缸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模具連接;
所述第一模具上的凹槽和所述第二模具上的凹槽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渦流加熱曲板的凹面和所述第二渦流加熱曲板的凹面相對設置,待壓接導線固定在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渦流加熱曲板和所述第二渦流加熱曲板的中間位置。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裝置還包括螺紋連桿和鎖緊卡扣;
所述螺紋連桿的兩端均有一定長度的螺紋孔,所述螺紋連桿的第一端穿過所述吊梁上的長圓孔,并采用螺栓固定;所述螺紋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鎖緊卡扣上端的外螺紋連接;
所述鎖緊卡扣用于固定所述待壓接導線。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卡扣包括左肢、右肢和轉軸;
所述左肢和所述右肢均與所述轉軸轉動連接;
所述左肢和所述右肢下端均具有圓孔,所述左肢的圓孔和所述右肢的圓孔通過插入固定螺栓固定。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液壓缸為雙作用液壓缸,液壓缸的缸體能夠伸長和縮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23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軟件兼容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測控數傳資源一體化的衛星地面站資源規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