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輪腿混合四足機器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791640.9 | 申請日: | 2021-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81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戴建生;張昊臨;莊哲明;魏巍;李瑱;杜曉龍;常樂;宋智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7/028 | 分類號: | B62D57/0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chuàng)智睿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趙磊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機器人 | ||
1.一種輪腿混合四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平臺、轉(zhuǎn)向機構和4條機械腿;
所述機械腿包括2條前腿和2條后腿,2條前腿通過轉(zhuǎn)向機構安裝于所述安裝平臺下端的前部;2條后腿固定設置于安裝平臺下端的后部;
所述轉(zhuǎn)向機構包括轉(zhuǎn)向舵機和日字形連桿機構,日字形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長桿、第二長桿、第一短桿、第二短桿和中間桿,所述第一長桿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短桿、第二短桿相鉸接,與其相對稱地,所述第二長桿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短桿、第二短桿相鉸接,所述中間桿兩端分別于所述第一長桿、第二長桿的中點處與其相鉸接,所述轉(zhuǎn)向舵機與安裝平臺固定連接,所述轉(zhuǎn)向舵機的輸出軸與所述中間桿于其中點處相連接,所述第一短桿、第二短桿分別與2條前腿的靜平臺固定連接;
所述機械腿包括靜平臺、1條RR支鏈、2條SPS支鏈、動平臺和滾輪,所述RR支鏈和2條SPS支鏈沿豎直方向設置于所述靜平臺和所述動平臺之間,RR支鏈位于前側,2條SPS支鏈位于后側,所述滾輪設置于所述動平臺的下端;
所述RR支鏈包括第一驅(qū)動舵機、第二驅(qū)動舵機、U型支架和連接支架,所述U型支架呈U型,兩側的短臂可以與所述第一驅(qū)動舵機、第二驅(qū)動舵機和連接支架相鉸接,其數(shù)量為6個,包括第一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第三U型支架、第四U型支架、第五U型支架和第六U型支架;所述連接支架兩側可分別與2條U型支架相鉸接,其數(shù)量為2個,包括第一連接支架和第二連接支架;所述RR支鏈由上至下各部件的設置次序為第一驅(qū)動舵機、第一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第一連接支架、第三U型支架、第二驅(qū)動舵機、第四U型支架、第五U型支架、第二連接支架和第六U型支架,所述第一驅(qū)動舵機與靜平臺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qū)動舵機與第一U型支架相鉸接,所述第一U型支架與第二U型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U型支架與第一連接支架相鉸接,所述第一連接支架與第三U型支架相鉸接,所述第三U型支架與第二驅(qū)動舵機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驅(qū)動舵機與第四U型支架相鉸接,所述第四U型支架與第五U型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五U型支架與第二連接支架相鉸接,所述第二連接支架與第六U型支架相鉸接,所述第六U型支架與動平臺固定連接;
所述SPS支鏈包括上球軸承、氣筒和下球軸承,所述氣筒上、下端分別連接上球軸承和下球軸承,上球軸承上端連接靜平臺,下球軸承下端連接動平臺。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腿混合四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平臺內(nèi)設置有主機,所述主機與轉(zhuǎn)向舵機、以及各機械腿的第一驅(qū)動舵機、第二驅(qū)動舵機通訊連接,向各個舵機發(fā)送執(zhí)行轉(zhuǎn)向、行進動作的信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輪腿混合四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平臺上安裝太陽能板,太陽能板與主機連接,為其供電。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腿混合四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滾輪旁設置單獨的驅(qū)動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jīng)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1640.9/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