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氧化錫氧化銦廢料和銀石墨廢料混合回收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0804.6 | 申請日: | 2021-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001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興隆;熊經先;李鎮鵬;蔣德志;陳光明;莫培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金格電工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7/00 | 分類號: | B22D7/00;C22B5/10;C22B7/00;C22C1/10;C22C1/0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廢料 石墨 混合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氧化錫氧化銦廢料和銀石墨廢料混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具體是將銀氧化錫氧化銦廢料和銀石墨廢料置于容器中,在廢料表面鋪設一層木炭,然后將容器置于熔煉設備中,通電加熱熔煉,保溫直至熔液表面無粘狀上浮物,將所得熔液澆鑄成錠坯,得到AgSnIn合金錠坯。所得AgSnIn合金錠坯可直接取樣檢測成分后配料投產。本發明所述方法無需引入還原劑、還原效率高、成本低且回收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基復合材料,具體涉及一種銀氧化錫氧化銦廢料和銀石墨廢料混合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銀基電觸頭是低壓電器的核心元件,主要擔負著電器開關的接通、承載和分斷電流的功能,被美譽為低壓電器的“心臟”。銀氧化錫體系觸頭和銀石墨觸頭均是目前常用的銀基電觸頭。
對于銀氧化錫氧化銦(AgSnO2In2O3),作為含添加物的銀氧化錫體系之一的電觸頭材料,為了促使AgSn合金中Sn氧化而添加的In至少在2wt.%以上,而且較高含量的In2O3的添加還能夠顯著提升觸頭材料的電性能及加工性,因此在行業上通常直接稱其為銀氧化錫氧化銦材料。銀氧化錫氧化銦材料中的含銀量通常為85~90wt.%,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擠壓、拉拔、沖壓等工序,產品的成材率通常低至50%,廢品的處理占用了企業的大量資金;另一方面,銀氧化錫氧化銦材料中貴金屬In的含量通常占2~5wt.%,In的回收利用對降低產品成本尤為顯著,因此銀氧化錫氧化銦邊角廢料的回收循環利用成為了電觸頭材料生產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尚無專門針對銀氧化錫氧化銦廢料回收利用的相關報道,更多的是對銀氧化錫廢料的回收利用的研究。
傳統銀氧化錫廢料利用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兩種途徑:
(1)采用濕法回收銀工藝,但這種回收方法不僅對環境污染大,回收周期比較長,而且通常只能回收銀氧化錫材料中的貴金屬銀,而其他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無法回收。
(2)采用還原劑處理得到AgSn合金,具體代表性的如下:
公開號為CN101649394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Ag-SnO2廢料回收循環利用的方法,采用還原劑對Ag-SnO2材料進行還原處理,得到Ag-Sn合金;所述的還原劑為石墨粉或氫氣。當還原劑為石墨粉時,將廢料和石墨粉置于中頻感應爐中,熔煉氣氛為惰性或真空氣氛,升溫至1000~1300℃熔煉15~60分鐘,之后得到Ag-Sn合金。當還原劑為氫氣時,將Ag-SnO2廢料置于中頻感應爐中,在氫氣氣氛下升溫至1000~1300℃熔煉0.5~3小時,之后得到Ag-Sn合金。
公開號為CN101956075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從銀氧化錫材料中回收金屬的方法,具體是將待回收的銀氧化錫材料裝入氫氣還原電阻爐內,通入氨分解氣體,升溫至900~950℃保溫3~10小時,最終形成金屬合金塊。
公開號為CN103740937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銀氧化錫廢料回收循環利用的方法,具體為使用真空爐先對銀氧化錫廢料進行活化退火,然后通入氫氣以較低的溫度進行還原處理,得到AgSn合金。
對于銀石墨(AgC)觸頭,其主要應用于家用高分斷小型斷路器中。目前對銀石墨廢料的回收通常為直接使用空氣脫碳得到純Ag粉,或者是采用“熔煉+篩選+脫碳+熔鑄”的工藝得到純Ag錠(王永根等:擠壓型銀石墨邊角料銀回收工藝,電工材料,2006No.2,p6-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金格電工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桂林金格電工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08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