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坑井隧道作業的智能感知預警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0072.0 | 申請日: | 2021-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9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少華;李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思行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壹手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劉軍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坑井 隧道 作業 智能 感知 預警 終端 | ||
本發明屬于坑井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坑井隧道作業的智能感知預警終端,包括移動機構、控制機構和智能感知機構;移動機構設有與之匹配的遙控器,移動機構接受遙控器的指令并按照指令路徑行進,移動機構設置有中空內腔;控制機構可隱藏收放于移動機構的中空內腔中并可按需展開,控制機構包括PLC控制器和GPRS模塊;智能感知機構可拆卸安裝在移動機構的頭部,智能感知機構包括水位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用于監測坑井隧道監測點的水位信息,并將監測信息傳遞給PLC控制器進行數據處理,然后通過GPRS模塊將處理后的數據信息同步傳遞給云服務器和現場人員的手機。本發明不僅技術先進,操作方便,而且可實現坑井隧道施工的大數據動態遠程智能管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坑井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坑井隧道作業的智能感知預警終端。
背景技術
對于地下水豐富且土質條件不良的基坑,實現降水的有效性及施工實用性一直是巖土工程領域探討的問題。尤其在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區域,若降水處理不及時,待后續底板施工完成,地下水涌動頻繁,造成底板結構開裂,增加后續結構施工的繁瑣和巨額的修補費用。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擴大,城市地面可利用空間逐年減少,導致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越來越多。近年來,地下工程建設快速發展,工程規模越來越大,地下結構越來越復雜,對地下水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由地下水帶來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地下水對城市坑井隧道建設的影響受到不少學者的重視,包括地下水對隧道施工的安全、后期運營的影響,總結出了不少應用型成果。隨著地下工程建設的增多,以及近年來我國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地下水位有回升趨勢,但其對地下結構的影響,幾乎很少有人關注,對這方面的研究不足,導致很多由于地下水位回升引起的災害無從下手。
隧道圍巖所處的地下環境發生變化,其應力應變場必然發生相應的變化。隨著隧道圍巖周邊地下水位的回升,隧道側壁部分應力逐漸增加,其負彎矩相應增加,拱頂、拱底正彎矩增大,受力變化最大點位于隧道拱腰部位;隨著地下水位的繼續回升,土體有效應力減小,孔隙水壓力增加,隧道側壁負彎矩及拱底、拱頂正彎矩逐漸減小。雖然最大彎矩減少了,但隧道圍巖結構可能發生負彎矩的轉換,將與設計彎矩產生反向逆差,對結構的安全穩定性不利。
為此,公開號為CN209975495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基坑井點降水的監測報警裝置,包括坑井本體,所述坑井本體的內腔活動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兩側活動連接有多個加強桿,所述立柱的正面從上至下依次活動連接有多個液位傳感器,所述立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光伏板,所述殼體內腔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逆變器,所述殼體內腔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單片機,所述殼體的內腔且位于單片機的右側固定連接有計時器;所述殼體內腔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供電塊,所述立柱和加強桿的表面均涂抹有防腐蝕層;所述殼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揚聲器,所述揚聲器的表面設置有防塵罩;所述殼體的正面從上至下依次固定連接有第一顯示器和第二顯示器,所述第一顯示器和第二顯示器的表面均設置有保護玻璃;所述殼體的背面活動連接有散熱扇葉,所述殼體的背面活動連接有網罩。采用這種監測報警裝置,當最高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水位時,表明坑井本體內部的液位已經過高,此時單片機控制揚聲器,對工作人員發出揚聲警報,從而方便工作人員及時采取安全措施。
然而,以上現有技術結構設計較為傳統,技術較為落后,操作麻煩,而且不智能,無法實現坑井隧道施工的大數據動態遠程智能管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坑井隧道作業的智能感知預警終端,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結構設計較為傳統,技術較為落后,操作麻煩,而且不智能,無法實現坑井隧道施工的大數據動態遠程智能管理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坑井隧道作業的智能感知預警終端,包括移動機構、控制機構和智能感知機構;
所述的移動機構設有與之匹配的遙控器,所述的移動機構接受遙控器的指令并按照指令路徑行進,所述的移動機構設置有中空內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思行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思行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00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輛限速系統
- 下一篇:基于被測系統自動分層探測技術的性能測試與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