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產生熱載流子弛豫效應的低維硅設計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86196.1 | 申請日: | 2021-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52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嚴文生;臧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06 | 分類號: | C30B29/06;C30B33/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熱 載流子 效應 低維硅 設計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產生熱載流子弛豫效應的低維硅設計制備方法,包括S10,聲子能帶設計;S20,設計具有人工聲子帶隙的低維硅結構;S30,制備結構化的低維硅;S40,結構表征與功能化測量。本發明根據設計的具有人工聲子帶隙結構的低維硅結構,采用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可以實現結構規整、均一性好、高重復性的二維周期性硅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產生熱載流子弛豫效應的低維硅設計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地說,熱載流子是指初始動能至少在導帶(或價帶)kBT以上的玻爾茲曼分布中的電子(或空穴)。它們是由外部光激發后產生的非平衡載流子隨后的熱化。這些熱載流子通過諸如載流子-聲子散射、俄歇過程等載流子冷卻過程,最終與半導體晶格相互作用達到平衡。熱載流子弛豫是指延緩熱載流子冷卻時間。利用熱載流子弛豫效應原理,可在高效太陽能電池、光探測器、場效應晶體管集成電路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和價值。
到目前為止,熱載流子弛豫效應已在許多材料及結構中發現,比如,石墨烯薄膜、III-V半導體量子阱或納米線、碳納米管、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鈣鈦礦薄膜、硅量子點,等等。相比于這些以前的報道,本發明關注的材料及結構是新型人工結構化的低維硅薄膜。優勢有二:一是硅材料具有無毒性、地殼儲量豐富、器件性能穩定等優勢。硅是目前集成電路和光電器件應用中使用最多、最成熟的半導體材料。二是,相比于硅量子點,硅薄膜極其人工結構化在制備上具有高度可控性、結構可重復性、均勻性等優點,從而能夠使不同批次的器件性能保持高度穩定性和一致性。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產生熱載流子弛豫效應的低維硅設計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聲子能帶設計;
S20,設計具有人工聲子帶隙的低維硅結構;
S30,制備結構化的低維硅;
S40,結構表征與功能化測量。
優選地,所述S10,聲子能帶設計,包括以下步驟:
S11,選擇原始樣品為三氧化二鋁襯底上外延一層厚度為400-600nm的超薄單晶硅薄膜;
S12,對該樣品進行建模并模擬計算:構建模擬,使二維結構上具有孔洞,并呈正方形排列,其中有3個變量,分別為薄膜的厚度d、孔洞的半徑r以及孔洞周期長度P,其中,d0,r0,P2r。
優選地,所述S20,設計具有人工聲子帶隙的低維硅結構,包括以下步驟:
S21,在材料機械屬性方面,設定薄膜的材料為晶硅,孔洞為空氣,在計算時,采用硅和空氣的彈性常數各自代表這兩種材料;
S22,在計算聲子晶體帶隙時,采用含時間變量的廣義彈性波方程,由于本結構具有周期對稱性,在計算時,只需計算一個最小單胞,并加布洛赫周期性邊界條件;
S23,對該樣品進行模擬計算,使之呈現聲子禁帶;
S24,從模擬計算得到參數為:r=530nm,P=1100nm。
優選地,所述S30,制備結構化的低維硅,包括以下步驟:
S31,將原始樣品分別經過乙醇、丙酮和去離子水進行超聲清洗,再將樣品吸附固定在均膠儀上,在樣品上旋涂一層液態PMMA,襯底加熱溫度為200-280℃,旋轉速度2000-3500轉/min,在襯底上形成一層PMMA薄膜,厚度為300-400nm;
S32,將上述樣品送入電子束曝光設備,利用電子束在涂有感光膠的襯底上直接描畫,電子束在樣品表面上掃描出S20中設計的低維硅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61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