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散熱系統、箱體及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85964.1 | 申請日: | 2021-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3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程春明;劉全義;王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23/00 | 分類號: | F25D23/00;F25D2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晗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散熱 系統 箱體 安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散熱系統、箱體及安裝方法,涉及冰箱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風道系統和散熱模塊;散熱模塊包括冷凝器組件、接水盤、風機組件以及壓縮機;冷凝器組件包括主冷凝器和與主冷凝器連接的副冷凝器;副冷凝器安裝于接水盤內底部水平區域;接水盤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安裝主冷凝器的安裝臺;安裝臺與接水盤在水平方向上呈一夾角a,并使主冷凝器裝配后與風道系統進風方向形成對應相同的夾角a;風道系統包括設置于箱體本體上的風道組件和后蓋。本發明通過優化主冷凝器的安裝角度,在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設置隔斷體,解決了現有的冷凝器大小及散熱面積受限,容易形成風路短路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冰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散熱系統、箱體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家用冰箱,為了減小外形尺寸和增大散熱能力,一般將散熱系統設置在冰箱壓縮機倉內,通過強制風循環方式實現散熱。行業內一般采用將冷凝器和壓縮機分別設置在兩側,中間通過風機進行強行對流的方式實現換熱。這種方式,一般進風口設置在壓機倉后蓋一側,出風口設置在壓機倉后蓋另一側。
中國發明專利CN110375506A公開了一種從底部進行散熱的冰箱,空氣從擋風條一側通過進風口進入壓機倉,先冷卻冷凝器,再經對流風機作用吹向壓縮機,最后從出風口流出至擋風條的另一側。冷凝器和壓縮機,橫向并排設置在壓機倉內。壓縮機后蓋上也可開設多個通風孔,用于進風和出風。空氣從擋風條一側通過進風口進入壓機倉,先冷卻冷凝器,再經對流風機作用吹向壓縮機,最后從出風口流出至擋風條的另一側。然而,由于進、出風口都設置在壓機后蓋上,兩者之間間距小,而且由于是普通通風孔,容易形成風路短路,部分出風口吹出的風,容易回流到進風口,并沒有得到有效換熱,對冰箱制冷性能不利。冷凝器和壓縮機,橫向并排設置在壓機倉內,由于橫向設置,冷凝器大小長度受限,散熱面積也受限,不能充分發揮散熱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系統、箱體及安裝方法,通過優化主冷凝器與風道系統進風方向的安裝角度,在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設置隔斷體,解決了現有的冷凝器大小長度及散熱面積受限,進風口與出風口容易形成風路短路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散熱系統,包括風道系統和安裝于箱體底板上的散熱模塊;所述散熱模塊包括冷凝器組件、接水盤、風機組件以及壓縮機;所述冷凝器組件包括主冷凝器和與主冷凝器連接的副冷凝器;所述副冷凝器安裝于接水盤內底部水平區域;所述接水盤為一敞口式盒狀器皿,并在接水盤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安裝主冷凝器的安裝臺;所述安裝臺與接水盤在水平方向上呈一夾角a,并使所述主冷凝器裝配后與風道系統進風方向形成對應相同的夾角a;所述風道系統包括設置于箱體本體上的風道組件和后蓋;所述箱體本體、風道組件和后蓋將散熱模塊包圍,形成相對密封的腔體;所述腔體兩側分別設置有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主冷凝器包括散熱管道、散熱片、進口管和出口管;所述散熱管道包括散熱管進出端A以及散熱管進出端B;所述進口管與散熱管進出端A末端相連;所述出口管與散熱管進出端B末端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管道為壁厚均勻、截面為一字型的腔體結構;所述散熱管道之間呈“之”字形層疊設置,且層間通過若干散熱片相連接;所述副冷凝器為陣列狀U型管道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主冷凝器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安裝底板;所述安裝底板兩側對稱設置有定位孔和安裝孔A;所述上支架與進口管固定;所述下支架與出口管固定,且下支架通過鉚釘與安裝底板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臺高于接水盤邊沿高度,并使接水盤化霜水滿載時主冷凝器高于水平面;所述夾角a范圍為10°-170°;所述安裝臺頂部設置有定位柱和安裝孔B,并通過螺釘將主冷凝器與安裝臺固定,定位柱與定位孔,安裝孔B與安裝孔A分別對應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59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測試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水下地形點云數據轉換為OBJ三維模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