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銜接型水泥毯及其鋪設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84641.0 | 申請日: | 2021-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73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3 |
| 發明(設計)人: | 肖吉祥;于俊杰;喬賢君;王成娟;劉耀飛;馬曉麗;韓偉;羅育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冀東水泥璧山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0 | 分類號: | 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千石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周云濤 |
| 地址: | 40276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銜接 水泥 及其 鋪設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銜接型水泥毯及其鋪設方法,包括至少一個銜接單元,所述銜接單元包括本體,所述本體配置有銜接部,所述銜接部能夠用于連接多個銜接單元,并使多個銜接單元的端部連成一體,所述銜接部與本體一體成型,位于本體的端部,且銜接部沿本體寬度方向凸出長度為本體寬度的整數倍。本申請技術方案相比較傳統的水泥毯,則有效解決了工作人員需對傳統水泥毯反復裁剪的問題,盡可能的避免對水泥毯造成損壞,節省了工作人員的體力消耗,更提高了水泥毯的鋪設效率,此外也盡可能的避免需由工作人員于溝渠底部將水泥毯推向于溝渠高處,以及盡可能的避免了需對由高處滑落至底部的水泥毯施加反作用力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泥產品領域,具體涉及銜接型水泥毯及其鋪設方法。
背景技術
水泥毯學名混凝土帆布(concrete cloth),是一種浸漬了水泥的柔軟的布,遇水會發生水合反應而硬化成一種很薄的防水防火的耐用混凝土層。
然而目前社會上所使用的傳統水泥毯,在轉運至溝渠等施工地點進行使用時,逐漸出現了一些弊端,且該弊端的出現,導致傳統的水泥毯已然無法滿足目前本領域的高標準使用需求,現將傳統水泥毯所存在的弊端進行如下具體說明:
傳統的水泥毯為長條一體狀,在未使用狀態下為卷收狀,當在溝渠等施工環境進行使用時,需兩名工作人員分別站立于溝渠最高處的兩端,在對水泥毯進行鋪設的同時,需對水泥毯進行實時裁剪,此外還需至少一位工作人員于溝渠內側底端對水泥毯進行輔助推行;
然而上述操作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費時費力,且在對水泥毯裁剪的過程中,稍有不慎,水泥毯也容易因操作不當而邊角損壞,而且在溝渠底部工作的工作人員,其體力消耗巨大,在水泥毯由高處滑落時,其需施加一定的反作用力,避免水泥毯滾動過快,沖擊力過大,對水泥毯自身造成損壞,而當水泥毯運動至溝渠底部時,又需由溝渠底部的工作人員將水泥毯推動于另一端的高處,如此反復操作,方可達到對溝渠進行全面覆蓋的目的,然在此反復循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體力消耗過大,影響水泥毯鋪設的工作效率。
由此可見,設計出一種全新的水泥毯及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對于目前本領域來說是迫切需要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銜接型水泥毯及其鋪設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傳統水泥毯在溝渠等地點進行使用時,工作人員所耗體力較大,且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之一:
銜接型水泥毯,包括至少一個銜接單元,所述銜接單元包括本體,所述本體配置有銜接部,所述銜接部能夠用于連接多個銜接單元,并使多個銜接單元的端部連成一體。
進一步,所述銜接部與本體一體成型,位于本體的端部,且銜接部沿本體寬度方向凸出長度為本體寬度的整數倍。
進一步,所述銜接部為截面呈凹字形的卡條,所述卡條凹槽與本體的厚度相適應。
進一步,所述銜接部在寬度方向上呈弧形,其中部對應寬度最大。
進一步,所述本體上分布有預留孔,所述預留孔貫穿本體厚度方向兩側,其孔徑沿本體厚度方向逐漸變小。
進一步,所述本體寬度方向的兩側具有相互匹配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的厚度為本體厚度的1/2;
一個所述搭接部的側邊呈弧度向上延伸狀,另一個所述搭接部的側邊呈弧度向下延伸狀,當兩個所述本體相鄰間隔分布,其相鄰所述搭接部呈上下蓋合狀。
本發明之二:
銜接型水泥毯的鋪設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材料準備:
I.將本體表面雜質進行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冀東水泥璧山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冀東水泥璧山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46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