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84295.6 | 申請日: | 2021-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6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邱江濤;陳偉;王媛媛;趙飛;段張宏;王棟;錢海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02 | 分類號: | A62C3/02;A62C31/00;A62C3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陽理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鄔曉楠 |
| 地址: | 046012***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滅火 組合式 非金屬 殼體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屬于防火減災技術領域。本發明主要由連接體Ⅰ、連接套Ⅰ、非金屬殼體、連接體Ⅱ、連接套Ⅱ以及連接螺釘組成,通過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將不同功能的零件組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不同材料的性能優勢。非金屬材料殼體產生的破片能夠降低意外情況下的次生傷害或損壞,另外,所選非金屬材料在相同容積條件下,提高滅火劑裝填量進一步增強滅火效果。通過多個連接套分散非金屬殼體和連接套受到的軸向載荷,減小應力集中,提高非金屬殼體和連連接體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安全性。組合式殼體結構連接方式能夠簡化零件結構和加工工藝,便于模具成型,適合大批量生產,降低零件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森林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屬于防火減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圖1為某森林滅火彈滅火艙殼體結構示意圖,該方案采用了常規的整體結構,材料為7A04鋁合金。滅火艙殼體內部用于裝填ABC超細干粉滅火劑或其它類型的滅火劑,殼體爆破后,滅火劑在爆轟波的作用下被均勻拋灑,然后覆蓋在火源表面,以達到壓制初期森林火勢,消滅地表明火或地下暗火,進一步阻止火勢蔓延和二次復燃目的。
所述森林滅火彈整體結構存在如下缺陷或不足:
(1)如果彈體未成功爆破,意外情況下,鋁合金破片會給人員或設備帶來較大的傷害或損壞;
(2)采用7A04鋁合金棒料整體機械加工的方法,材料利用率非常低,經過計算僅達到4.5%,且加工周期長,效率低,導致殼體成本較高;
(3)這種整體結構不利于模具成型的加工方式,不適合批量生產;
因此,為克服以上缺點和不足,需設計一種與常規方案不同的滅火艙結構。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滅火艙鋁合金殼體破片傷害大,難加工、成本高的難題。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目的是:通過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將不同功能的零件組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不同材料的性能優勢,具有如下優點:非金屬材料殼體產生的破片相對鋁合金破片能夠降低意外情況下的次生傷害或損壞;組合式殼體結構連接方式能夠簡化零件結構和加工工藝,便于模具成型,適合大批量生產,降低零件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滅火彈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結構,采用組合式、非金屬殼體結構,主要由連接體Ⅰ、連接套Ⅰ、非金屬殼體、連接體Ⅱ、連接套Ⅱ以及連接螺釘組成。
連接體Ⅰ和連接體Ⅱ為承力零件,主要用于承受軸向拉應力,材料采用輕質高強合金,以提高與彈上其它部件的連接強度。
連接套Ⅰ和連接套Ⅱ為同樣承力零件,主要用于承受軸向拉應力,材料采用輕質高強合金,以提高與連接體Ⅰ、連接體Ⅱ和非金屬殼體的連接強度。
連接體Ⅰ和連接體Ⅱ與非金屬殼體,分別通過連接套Ⅰ和連接套Ⅱ進行軸向連接。連接體連接體Ⅰ和連接體Ⅱ受到的軸向載荷分別通過其上n個徑向均勻分布的連接套Ⅰ和連接套Ⅱ傳遞到非金屬殼體上。通過多個連接套分散非金屬殼體受到的軸向載荷,減小應力集中,提高非金屬殼體與連接體Ⅰ和連接體Ⅱ的連接強度。該組合式結構便于各個零件單獨加工組合式殼體結構連接方式能夠簡化零件結構和加工工藝,便于模具成型,適合大批量生產,降低零件生產成本。
首先將連接體Ⅰ和非金屬殼體進行連接。在連接體Ⅰ與非金屬殼體的配合面均勻涂密封膠,然后將連接體Ⅰ和非金屬殼體上徑向均勻分布的n個孔分別對正,再將連接套Ⅰ依次裝入n個孔中,最后使用連接螺釘將n個連接套Ⅰ進行緊固。
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將連接體Ⅱ和非金屬殼體通過連接套Ⅱ進行連接。
至此,組合式、非金屬滅火艙殼體裝配完畢,裝配效果如圖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42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