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扳手及電動扳手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83531.2 | 申請日: | 2021-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8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年潮;王成;武群山;陳曉東;涂瑞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1/00 | 分類號: | B25B21/00;B25B23/1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蘆玲玲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扳手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扳手及電動扳手裝置。電動扳手包括:殼體、控制器、檢測裝置、輸入裝置和夾持裝置;輸入裝置設置于殼體的外壁,用于接收擰緊指令;夾持裝置可轉動地設置于殼體,用于夾緊鋼筋套筒;控制器設置于殼體內且與輸入裝置和夾持裝置均電性連接,用于接收擰緊指令,并根據擰緊指令控制夾持裝置轉動,以帶動鋼筋套筒轉動進而與鋼筋相擰緊;檢測裝置設置于殼體內且與夾持裝置相連接,用于檢測夾持裝置的轉動程度;控制器還與檢測裝置電性連接,用于根據轉動程度確定鋼筋套筒與鋼筋是否擰緊,并在擰緊后控制夾持裝置停止轉動。本發明可實現鋼筋套筒與鋼筋自動擰緊,不僅能準確控制擰緊程度,保證連接質量,還能節約安裝時間,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扳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動扳手及電動扳手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城市橋梁越來越多。一般而言,橋梁工程樁的長度比較長,這就需要長度較長的鋼筋籠。在鋼筋籠安裝時安裝時間長短尤其重要,因為安裝時間長短對樁基成孔后的沉渣厚度以及是否塌孔有一定的影響。然而,現有的樁基鋼筋籠采用直螺紋鋼筋套筒機械連接來代替焊接施工,雖然機械連接能夠節約一些安裝時間,但是安裝時間仍然較長,并且安裝質量無法很好地保證。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動扳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直螺紋鋼筋套筒機械連接樁基鋼筋籠易導致安裝時間長且無法保證安裝質量的問題。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具有該電動扳手的電動扳手裝置。
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動扳手,該電動扳手包括:殼體、控制器、檢測裝置、輸入裝置和夾持裝置;其中,輸入裝置設置于殼體的外壁,用于接收擰緊指令;夾持裝置可轉動地設置于殼體,用于夾緊鋼筋套筒;控制器設置于殼體內且與輸入裝置和夾持裝置均電性連接,用于接收擰緊指令,并根據擰緊指令控制夾持裝置轉動,以帶動鋼筋套筒轉動進而與鋼筋相擰緊;檢測裝置設置于殼體內且與夾持裝置相連接,用于檢測夾持裝置的轉動程度;控制器還與檢測裝置電性連接,還用于根據轉動程度確定鋼筋套筒與鋼筋是否擰緊,并在擰緊后控制夾持裝置停止轉動。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夾持裝置包括:設置于殼體內的驅動馬達、以及設置于殼體外的傳動件和用于夾緊鋼筋套筒的夾持機構;其中,驅動馬達的驅動軸穿設于殼體且與傳動件相連接,傳動件與夾持機構相連接;驅動馬達的控制端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驅動傳動件轉動,進而帶動夾持機構轉動;檢測裝置與傳動件相連接,用于檢測傳動件的轉動程度。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夾持機構包括:第一弧形體、第二弧形體和至少三個夾持件;其中,第一弧形體和第二弧形體相對可拆卸連接以形成環形結構,環形結構與傳動件相連接;每個夾持件的第一端均與環形結構可拆卸連接,每個夾持件的第二端均用于夾緊鋼筋套筒。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每個夾持件的第二端的端面均設置有咬合齒。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夾持機構還包括:第一弧形外殼和第二弧形外殼;其中,第一弧形外殼和第二弧形外殼的內部中空且截面均為U型,第一弧形外殼與第二弧形外殼相對可拆卸連接以形成環形的外殼;環形結構可轉動地設置于外殼的開口端處;傳動件設置于外殼內且置于環形結構的下部。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第一弧形外殼的第一端與第二弧形外殼的第一端可轉動連接,第一弧形外殼的第二端與第二弧形外殼的第二端通過鎖合件相鎖合。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檢測裝置為扭力傳感器,用于檢測傳動件的扭力;控制器用于在扭力達到預設扭力時確定鋼筋套筒與鋼筋相擰緊。
進一步地,上述電動扳手中,輸入裝置還用于輸入放松指令;控制器還用于接收放松指令,并根據放松指令控制夾持裝置反向轉動,以帶動鋼筋套筒轉動進而與鋼筋相脫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35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