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78807.8 | 申請日: | 2021-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0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飛;劉思宇;喬進;張小寧;盧楊斌;龔鑫;戴龍;蘆世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4 | 分類號: | C07D48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李華 |
| 地址: | 610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炔基化 咪唑 吲哚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有機合成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銠催化吲哚與α,α?二氟亞甲基炔烴之間發生[4+1]環化/炔基遷移串聯反應來合成一系列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其中,催化劑為[Cp*RhCl2]2,添加劑為氟化鉀,溶劑為甲醇;所述吲哚和α,α?二氟亞甲基炔烴的摩爾比為1:1.3,催化劑的添加量為吲哚摩爾量的5%,添加劑與吲哚的摩爾比為1:1。本發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底物適用范圍廣、化學選擇性和區域選擇性高、產率良好、官能團耐受性好、反應步驟經濟、溫和的中性反應條件等優點。所述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吲哚稠環類化合物廣泛地存在于活性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并表現出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構筑這類結構的化合物的方法引起了化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傳統的構筑這類結構的方法大多涉及多步官能團轉化反應,且需要多次分離純化,存在步驟繁瑣、總產率較低等缺點。近年來,導向基團輔助和過渡金屬催化的C–H活化反應得到了快速發展,與傳統合成方法相比,過渡金屬催化的C–H活化反應不需要對底物進行預官能團化,可以一步快速實現對惰性C–H鍵的直接官能團化,因而具有起始原料簡單易得、合成步驟少、合成效率高等優點。在這一背景下,吲哚類底物和各種試劑之間的C–H環化反應成為了快速、高效地構建吲哚稠環類化合物的一個有力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吲哚稠環類化合物中,具有咪唑并[1,5-a]吲哚母核的化合物在藥理活性分子中廣泛體現,因此具有這些母核結構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具有咪唑并[1,5-a]吲哚母核的代表性活性化合物結構式如下:
然而,目前報道的吲哚類底物和各種試劑之間的C–H環化反應構建咪唑并[1,5-a]吲哚的方法均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如需要使用危險的重氮化合物或惡臭的異腈為反應試劑、需要使用外源的金屬或非金屬氧化劑、底物適用范圍較窄、產率較低、反應條件較苛刻等。另外,檢索現有文獻,并未發現有關制備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類化合物的方法。因此,開發一種用于制備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類化合物的方法,且提供一種反應試劑友好且易得、不需要外源的氧化劑、底物適用范圍廣、產率優良、反應條件溫和的合成方法,成為本發明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具有底物適用范圍廣、產率高、化學選擇性和區域選擇性高、官能團耐受性好、反應步驟經濟、溫和的中性反應條件等優點。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制備式(Ⅲ)所示炔基化咪唑并[1,5-a]吲哚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以式Ⅰ所示吲哚化合物和式Ⅱ所示α,α-二氟亞甲基炔烴化合物為底物,并以[Cp*RhCl2]2為催化劑、氟化鉀為添加劑、甲醇為溶劑,于60℃反應9-30h,得到式Ⅲ所示化合物;
上述合成反應的方程式如下:
其中,R1代表苯環上任意位置的取代基,其選自以下基團:氫、鹵素、烷基、烷氧基、酯基;
R2選自以下基團:氫、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3選自以下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4選自以下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5選自以下基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芳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大學,未經成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88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