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Ni(1-x) 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77940.1 | 申請日: | 2021-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56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守清;周漪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陽光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B1/04 | 分類號: | C25B1/04;C25B11/091;C25B11/0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mni base sub | ||
1.一種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保護性氣氛中,使氟化氫、氫氧化鉀、鎳鹽和亞鐵鹽在液相反應體系中于-2~99℃反應0.5~2h,獲得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其中M表示鉀離子,x=0.25,即化學式為KNi0.75Fe0.25F3,所述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的晶體結構為鈣鈦礦型立方晶系,空間群為Pm3m空間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所述液相反應體系通氮除氧20min以上,之后進行所述的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
向氟化氫、氫氧化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電解質,并控制混合溶液的溫度在-2℃以下;
將鎳鹽、亞鐵鹽混合研磨后直接加入所述混合溶液中,超聲振蕩,之后升溫至85~99℃繼續反應0.5~2h,獲得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選自硫酸鉀、硫酸鈉、硝酸鉀、硝酸鈉、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鈣、葡萄糖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和/或,所述超聲振蕩的時間在10h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鎳鹽選自硫酸鎳、氯化鎳、硝酸鎳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和/或,所述亞鐵鹽為硫酸亞鐵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所述反應完成后,靜置分層,分離出固體,洗滌干燥,獲得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
7.由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的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
8.權利要求7所述的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作為析氧電催化劑于電解水制氫中的應用。
9.一種電解水制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權利要求7所述的MNi(1-x)FexF3析氧電催化材料制備析氧電極,并與作為析氫電極的鎳電極一起置入堿性水溶液,在所述析氧電極與析氫電極之間通電,從而實現電解制氫。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解水制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析氧電極選自MNi(1-x)FexF3/碳糊電極、MNi(1-x)FexF3/鎳基電極、MNi(1-x)FexF3/鈦基電極或MNi(1-x)FexF3/不銹鋼基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陽光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陽光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79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