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77781.5 | 申請日: | 2021-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44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翟家海;江保軍;童曉東;徐陣濤;姚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雷而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21/02 | 分類號: | G21C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羅建民;鄧伯英 |
| 地址: | 1008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料 棒壓塞充氦 裝置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腔體(12)和壓塞機構;
所述密封腔體(12)具有密封腔室(6),密封腔體(12)上開設有與密封腔室(6)連通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分設于密封腔體(12)沿燃料棒(9)軸向方向的兩端,
燃料棒(9)待充氣的一端能夠通過第一開口伸入密封腔室(6)內,
壓塞機構設于密封腔體(12)與第二開口對應的一側,用于夾持端塞(19),且能夠沿燃料棒(9)軸向方向滑移,以使其夾持端塞(19)的一端通過第二開口伸入密封腔室(6)內,至端塞(19)壓入燃料棒(9)中;
所述密封腔體(12)上設有第一密封結構(17)和第二密封結構(18),第一密封結構(17)用于在燃料棒(9)待充氣的一端伸入密封腔室(6)內后密封所述第一開口,
第二密封結構(18)用于在壓塞機構夾持(19)的一端伸入密封腔室(6)內后密封所述第二開口,
所述密封腔體(12)上設有與密封腔室(6)連通的進排氣嘴(11),用于與抽真空裝置連接,以排出密封腔室(6)內的空氣,或與氦氣裝置連接,以向密封腔室(6)內充入氦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夾持機構,夾持機構設于密封腔體(12)與第一開口對應的一側,用于引導燃料棒(9)進入密封腔室(6)內,并在燃料棒(9)進入密封腔室(6)后夾持所述燃料棒(9)裝有芯塊的一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夾持本體(7)和第一氣缸(8),所述夾持本體(7)包括第一夾持瓣和第二夾持瓣,第一氣缸(8)與第二夾持瓣相連,用于驅動第二夾持瓣靠近第一夾持瓣,以使第一夾持瓣和第二夾持瓣之間形成容置燃料棒(9)的夾持腔。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托輪機構(15),所述托輪機構(15)設于夾持機構和密封腔體(12)之間,用于支承燃料棒(9)待充氣的一端,以防止其在進入密封腔室(6)前下垂。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結構(17)為氣脹密封圈,所述氣脹密封圈設于第一開口內且可供燃料棒(9)穿過,其上設有用于連接外部壓縮空氣源的進氣口(1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端板(14),所述端板(14)可拆卸連接于密封腔體(12)與第一開口對應的一端,用于將氣脹密封圈壓緊于第一開口內。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塞機構包括第二氣缸(2)和壓塞桿(5),所述壓塞桿(5)的一端與第二氣缸(2)相連,另一端用于安裝端塞(19),第二氣缸(2)用于驅動壓塞桿(5)沿燃料棒(9)軸向方向滑移。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塞機構還包括壓力傳感器(3),所述壓力傳感器(3)設于第二氣缸(2)和壓塞桿(5)之間,用于監測壓塞桿(5)的壓塞力。
9.一種燃料棒壓塞充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裝置、氦氣裝置,以及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燃料棒壓塞充氦裝置。
10.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裝置進行燃料棒壓塞充氦的方法,包括:
S1:將燃料棒(9)待充氣的一端通過密封腔體(12)的第一開口送入其密封腔室(6)內,壓塞機構朝向密封腔體(12)滑移,以使其夾持端塞(19)的一端通過密封腔體(12)的第二開口伸入其密封腔室(6)內,再采用第一密封結構(17)密封第一開口,采用第二密封結構(18)密封第二開口;
S2:將密封腔體(12)上的進排氣嘴(11)與抽真空裝置連接,抽真空裝置啟動,以排出密封腔室(6)內的空氣;
S3:將密封腔體(12)上的進排氣嘴(11)與氦氣裝置連接,氦氣裝置啟動,以向密封腔室(6)和燃料棒(9)內充入氦氣;
S4:壓塞機構朝向密封腔體(12)滑移,以使端塞(19)壓入燃料棒(9)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雷而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雷而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778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廣域無線物聯網通信的短消息數據傳輸方法
- 下一篇:一種折彎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