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分布式的節點間通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73166.7 | 申請日: | 2021-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6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溫明才;朱秀敏;葉振風;喻強;唐海強;熊金齊;時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智聯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瑋;趙玉琴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分布式 節點 通信 方法 | ||
一種實現分布式節點間通信的方法,其完全基于ANSI C實現,不依賴具體的操作系統服務,由應用層注冊支持的底層通信通道信息,包括通道ID,底層數據包的發送和接收函數等,從而實現對不同底層通信通道的支持,由應用層注冊具體的消息,包括消息ID、底層通信通道ID、消息封裝和消息解析函數等,通過不同的消息ID可以區分可靠消息和不可靠消息,通過不同的通道ID索引到具體通道的數據包收發函數,本方法作為消息通信中間層服務,對應用層提供統一的API函數,將消息的封裝與解析、底層通信通道的收發包處理等具體邏輯都交由應用層實現,從而實現節點間通信的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有利于提高研發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產品化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實現分布式節點間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大型電力裝置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構,由多種單板分別提供不同的業務功能,共同組合成一套完整的系統裝置。每一個單板部署一個或多個業務模塊,業務模塊之間需要進行通信以提供相關的功能服務,可以將一個業務模塊稱為一個節點。在實際工程中,電力裝置的每個單板的運行環境各不相同,有的單板部署實時操作系統或Linux,有的單板則不部署任何操作系統。電力裝置的單板之間通過多種不同的物理通道或者邏輯通道相連,比如以太網,串口、SPI、UDP SOCKET、UNIX SOCKET等。
電力裝置的業務模塊之間存在多種消息類型,按業務類型可以分為控制報文和數據報文,其中控制報文要求保證消息傳輸的可靠性,數據報文對于消息傳輸的可靠性則沒有要求。電力裝置的業務模塊核心功能是提供應用層面的功能服務,而消息通信則僅僅是為完成核心功能而服務的,所以業務模塊應該更聚焦于應用層面的實現,不應該將應用與通信的實現過度耦合。
目前,現有的電力裝置基本都沒有統一獨立的節點間通信機制,對上與業務應用高度耦合,對下高度依賴底層通信通道和操作系統運行環境,這樣的通信層實現,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都很低。
因此,在分布式電力裝置領域提供一種跨平臺、兼容不同通信通道、支持可靠消息與不可靠消息、與業務應用無關的節點間通信機制,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實現分布式節點間通信的方法,包括初始化模塊、注冊模塊、發送模塊、接收模塊、消息重傳模塊,所述實現分布式節點間通信的方法實現了一種跨平臺、兼容不同通信通道、支持可靠消息與不可靠消息、與業務應用無關的節點間通信機制,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初始化模塊創建LIB庫句柄,創建消息紅黑樹和通道紅黑樹,初始化每個緩存區長度和緩存區個數,初始化定時器LIB庫;
步驟S2:注冊模塊接收應用層注冊的通道信息,構建節點通信地址,申請數據包發送和接收緩存,建立通道控制塊;
步驟S3:發送模塊將應用層的消息進行打包,并發送至對應的底層通信通道;
步驟S4:接收模塊從指定底層通信通道中接收數據包,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緩存至該通道的接收緩存列表,接收模塊從通道的接收緩存列表中取下緩存的數據包,調用應用層的消息解析函數,投遞至應用層進行解析處理;
步驟S5:消息重傳模塊在重傳定時器超時后,調用對應通道的數據包發送函數,將發送端節點中的消息緩存再次發送至底層通信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應用層注冊通道信息,包括通道ID、數據包發送函數、數據包接收函數、節點ID、用戶數據。
進一步的,所述注冊模塊接收應用層注冊的消息與通道控制塊建立映射關系;如果發送端節點進行消息注冊,則無需注冊消息解析函數,如果接收端節點進行消息注冊,則無需注冊消息封裝函數。
進一步的,所述發送模塊在消息發送函數或者確認消息發送函數,獲取目的節點地址,消息ID,消息緩存等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智聯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智聯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31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