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系統中的基站和終端及由其執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73117.3 | 申請日: | 2015-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5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A.帕帕薩克拉里奧;J.張;B.L.恩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L5/00;H04W16/14;H04W28/06;H04W28/26;H04W52/02;H04W74/00;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系統 中的 基站 終端 執行 方法 | ||
提供了在通信系統中的基站和終端及由該基站和終端執行的方法,其中,由在通信系統中的終端執行的方法包括:在下行鏈路頻帶上從基站接收系統信息塊SIB,該SIB包括用于上行鏈路傳輸的第一頻帶和用于上行鏈路傳輸的第二頻帶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SIB中包含的隨機接入信息,向所述基站發送在所述第一頻帶上或在所述第二頻帶上的隨機接入前導碼;從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該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包括指示在所述第一頻帶上的上行鏈路傳輸或在所述第二頻帶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指示符;以及基于所述指示符在所述第一頻帶或所述第二頻帶上向所述基站發送數據,其中,所述指示符的比特長度為1。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5年08月18日、申請號為201580044718.3、發明名稱為“許可和未許可頻段上的通信”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申請一般涉及無線通信,并且更具體地,涉及許可載波上和未許可載波上的通信。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已成為現代歷史上最成功的創新之一。最近,無線通信服務的訂戶數量超過50億,并且繼續快速增長。由于智能電話和諸如平板電腦、“筆記本”計算機、網絡書、電子書(eBook)閱讀器和機器類型的設備的其他移動數據設備在消費者和企業中的日益普及,無線數據業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移動數據流量的高增長并支持新的應用和部署,無線電接口的效率和覆蓋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在第一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括由用戶設備(UE)執行對載波的感測,以確定UE發送的載波的可用性。該方法還包括當UE基于感測確定載波可用時由UE發送參考信號(RS)。RS傳輸在第一子幀(SF)內并且經過從UE確定載波可用的時間開始以及發送RS直到第一SF的結束的時間段。該方法另外地包括由UE在第一SF之后的SF中發送數據信息。
在第二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括由用戶設備(UE)生成用于在第一子幀(SF)中傳輸的第一數據傳輸塊(TB)和用于在第二SF中傳輸的第二數據TB。該方法還包括由UE執行對載波的感測,以確定UE在第一SF或第二SF中進行發送的載波的可用性。該方法另外包括由UE確定用于UE在第一SF中進行發送的載波的不可用性以及用于UE在第二SF中進行發送的載波的可用性。該方法還包括由UE在第二SF中在載波的第一帶寬中發送第一數據TB,以及在第二SF中在載波的第二帶寬中發送第二數據TB。第一帶寬和第二帶寬不重疊。
在第三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括由基站執行對載波的感測,以為基站確定在子幀(SF)中接收的載波的可用性。該方法還包括當基站基于感測確定載波可用時,由基站接收SF中的信道傳輸的重復。該方法另外包括當基站基于感測確定載波不可用時,基站暫停對SF中的信道傳輸的重復的接收;
在第四實施例中,用戶設備(UE)包括被配置為在載波上執行感測以確定UE發送的載波的可用性的能量檢測器。UE還包括被配置為當UE基于感測確定載波可用時發送參考信號(RS)的發送器。RS傳輸在第一子幀(SF)內并且在從第一UE確定載波可用的時間開始并且發送RS直到第一SF的結束的時間段內。發送器還被配置為在第一SF之后的SF中發送數據信息。
在第五實施例中,用戶設備(UE)包括被配置為生成用于在第一子幀(SF)中傳輸的第一數據傳輸塊(TB)和用于在第二SF中傳輸的第二數據TB的處理器。UE還包括被配置為對第一SF和第二SF中的載波執行感測的能量檢測器。UE另外包括被配置為處理能量檢測器的結果的控制器。控制器確定UE在第一SF中發送的載波的不可用性以及確定UE在第二SF中發送的載波的可用性。UE還包括被配置為在第二SF中的載波的第一帶寬中發送第一數據TB并在第二SF中的載波的第二帶寬中發送第二數據TB的發送器。第一帶寬和第二帶寬不重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31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