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導流盤安裝連接及封嚴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772566.6 | 申請日: | 2021-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90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鮑偉強;葉煒;郭海龍;張若昀;陳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fā)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1D5/08 | 分類號: | F01D5/08;F01D11/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則奇美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琦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流 安裝 連接 結構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導流盤安裝連接及封嚴結構,涉及航空發(fā)動機領域,包括導流盤、短軸、和渦輪盤,渦輪盤與短軸通過端齒連接;導流盤軸向一端設置有與第一凸環(huán)相配合的第二凸環(huán),導流盤壁面開設有沿著短軸周向均勻分布的多個進氣孔,導流盤徑向邊緣貼合渦輪盤軸向的兩端面,貼合處設置有封嚴結構,用于貼合處的冷卻氣封嚴,通過渦輪盤與短軸端齒連接,導流盤與短軸過盈配合,以及渦輪盤與短軸通過中心拉桿拉緊實現(xiàn)整個轉子的連接,實現(xiàn)燃氣渦輪盤及導流盤的無螺栓連接結構;燃氣渦輪盤與短軸分體加工,有效避免因為螺栓孔導致的應力集中,有利于提高零件壽命,同時減少了零件數(shù)量。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航空發(fā)動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流盤安裝連接及封嚴結構。
背景技術
燃氣渦輪發(fā)動機以及地面燃機大量采用了由中心拉桿拉緊的渦輪轉子的結構,這種結構中各部件之間采用端齒連接。渦輪部件由于溫度較高,通常第一級轉子葉片采用冷卻葉片結構,這就需要為葉片提供冷氣,也即需要引導冷氣流動的冷卻通道,一般采用導流盤與渦輪盤之間的配合及封嚴結構實現(xiàn)這一功能。
目前的燃氣渦輪發(fā)動機,導流盤與渦輪盤之間的連接形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采用螺栓連接。第二種使用壓緊螺母連接,渦輪盤帶短軸結構,短軸上加工有螺紋,采用螺母鎖片形式將導流盤固定在渦輪盤上。
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
a、在用螺栓連接的方案中,需在渦輪盤及導流盤加工螺栓孔,在螺栓孔處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從而影響零件的壽命,且采用螺栓連接需要一圈至少5組螺栓 +螺母結構,零件數(shù)目較多;
b、采用壓緊螺母連接的方案中,渦輪盤需要帶有一段較長的軸頸,用于設計導流盤螺母壓緊結構,帶長軸頸的渦輪盤毛坯鍛造難度較大,成本較高,遠高于渦輪盤加短軸的分體方案。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出一種采用無螺栓連接的渦輪轉子結構,且渦輪盤與短軸為分體加工,以克服現(xiàn)有兩種方案的不足。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導流盤安裝連接及封嚴結構,包括渦輪盤、短軸和導流盤,所述短軸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端齒,所述短軸外壁設置有與短軸同軸的第一凸環(huán),所述渦輪盤設置有與短軸第一端齒相配合的第二端齒,所述渦輪盤與短軸通過端齒連接;
所述導流盤軸向一端設置有與第一凸環(huán)相配合的第二凸環(huán),所述導流盤壁面開設有沿著短軸周向均勻分布的多個進氣孔,所述導流盤徑向邊緣貼合渦輪盤軸向的兩端面,貼合處設置有封嚴結構,用于貼合處的冷卻氣封嚴,所述封嚴結構包括開設于導流盤的凹槽和封嚴絲,所述封嚴絲安裝于凹槽內;
所述渦輪盤與短軸通過第一凸環(huán)和第二凸環(huán)軸向過盈配合,所述第一凸環(huán)位于導流盤軸向外側,所述第二凸環(huán)位于導流盤軸向內側,用于導流盤軸向固定,所述渦輪盤軸心處設置有中心拉桿,所述渦輪盤與短軸通過中心拉桿拉緊實現(xiàn)整個轉子的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盤與渦輪盤以及短軸之間形成冷卻氣體流通腔,冷卻氣體流通腔分為前冷卻氣體流通腔和后冷卻氣體流通腔,所述前冷卻氣體流通腔位于渦輪盤靠近短軸的一側,所述后冷卻氣體流通腔位于渦輪盤背離短軸的一側,所述渦輪盤開設有貫穿渦輪盤的多個第一通氣孔,用于前冷卻氣體流通腔與后冷卻氣體流通腔的連通。
進一步地:每個第一通氣孔靠近封嚴結構并沿著所述渦輪盤的周向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一通氣孔軸心與所述渦輪盤軸向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渦輪盤開設有多個第二通氣孔,所述第二通氣孔沿著所述渦輪盤徑向貫穿轉子葉片,冷卻氣通過第二通氣孔到達轉子葉片,所述第二通氣孔與第一通氣孔連通。
進一步地:兩個封嚴結構對稱設置于渦輪盤兩端,所述凹槽剖面整體呈三角形結構,三角形結構底邊與渦輪盤周向重合,其直角邊靠近渦輪盤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fā)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航發(fā)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25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