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礦復合捕收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71617.3 | 申請日: | 2021-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91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風;劉志超;李廣;唐寶彬;馬嘉;強錄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3D1/012 | 分類號: | B03D1/012;B03D1/008;B03D1/02;B03D101/02;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劉丹丹 |
| 地址: | 10114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礦 復合 捕收劑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浮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礦復合捕收劑及其應用。本發明提供的金礦復合捕收劑,包括獨立分裝的主捕收劑和輔捕收劑;所述主捕收劑包括黃藥、黑藥和脂肪酸鹽;所述輔捕收劑包括二異辛酸硫醚、RA935和亞油酸鈉。在本發明中,主捕收劑對含金硫化物的選擇性和捕收能力不同,協同配合有利于提高含金硫化物的選擇捕收效果,脂肪酸鹽有利于提高赤鐵礦等含金氧化物的捕收效果,主捕收劑兼具黃藥、黑藥和脂肪酸鹽的活性官能團的膠體束,有利于實現對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中硫化物、蝕變黃鐵礦和氧化物的共同吸附,提高了氧硫混浮的效果;輔捕收劑通過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中金礦物、含金氧化物的捕收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浮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金礦復合捕收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石英脈型金礦是指呈脈狀、由熱水溶液交代和沉淀而形成的一種類型的礦床,礦石中主要的有用礦物為自然金和少量碲金礦,主要的金屬礦物包括黃鐵礦、黃銅礦和方鉛礦,次要的金屬礦物包括銻黝銅礦、輝銻銅礦、閃鋅礦和藍銅礦;主要的非金屬礦物包括石英、長石、少量綠泥石和方解石。礦石中自然金的嵌布粒度介于0.2~300μm之間,除少量自然金顆粒較粗外,大部分金礦物的嵌布粒度細小,且多成分散狀嵌布于黃鐵礦、方鉛礦、石英、褐鐵礦或赤鐵礦等礦物的內部或者裂隙中。蝕變巖型金礦床是熱液金礦床的一種。其主要是成礦熱液在容礦構造內沉淀沉積以及與周圍圍巖發生物質的帶入帶出,發生水巖反應,形成蝕變巖。由于熱液的灌入,礦質在蝕變巖體內部或巖體邊緣發生聚集或以類質同像的形式賦存。石英脈型金礦和蝕變巖型金礦均屬于熱液金礦床,礦石中的礦物連生關系復雜、礦化蝕變普遍,對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的浮選難度大。
浮選是金礦選礦工藝中的重要技術手段,但目前針對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用的浮選藥劑普遍存在礦物選擇性差的缺點,尾礦品位高而不能直接拋尾,金精礦回收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礦復合捕收劑,具有礦物選擇性高的特點,使用本發明提供的金礦復合捕收劑對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進行浮選,尾礦品位低而可直接拋尾,金精礦回收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礦復合捕收劑,包括獨立分裝的主捕收劑和輔捕收劑;
所述主捕收劑包括黃藥、黑藥和脂肪酸鹽;
所述輔捕收劑包括二異辛酸硫醚、RA935和亞油酸鈉。
優選的,所述黃藥、黑藥和脂肪酸鹽的質量比為(30~60):(15~35):(5~20)。
優選的,所述二異辛酸硫醚、RA935和亞油酸鈉的質量比為(25~35):(25~45):(15~30)。
優選的,所述主捕收劑還包括硫醇類鹽;
所述黃藥和硫醇類鹽的質量比為(30~60):(0~5),硫醇類鹽不為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金礦復合捕收劑在金礦浮選中的應用,所述金礦為石英脈-蝕變巖型金礦。
優選的,所述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將金礦礦漿和主捕收劑混合,將所得的待浮選體系和輔捕收劑混合,進行粗選,得到粗選精礦和粗選尾礦;
將所述粗選精礦進行精選,得到金精礦;
將所述粗選尾礦進行掃選,所得掃選精礦返回進行粗選。
優選的,所述金礦礦漿中粒度≤0.074mm的顆粒占比為50~100wt.%;
所述金礦礦漿的中金礦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50%。
優選的,所述主捕收劑相對金礦礦漿中原礦的用量為10~500g/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經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16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