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和基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71206.4 | 申請日: | 2021-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03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俊;曾春江;胡鵬;李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4/10 | 分類號: | A01G24/10;A01G24/20;A01G24/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401122 重慶市北部新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漠化 區域 植被 生長 基質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和基質,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土壤、以及基質補充,所述基質補充包括土壤肥料和水;獲取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砂粒;將所述砂粒、所述土壤和所述基質補充進行均勻混合,獲得基質。本申請所提供的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利用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土壤和砂粒來制備基質,可提高基質的獲取效率,提升石漠化區域的治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荒漠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和基質。
背景技術
石漠化區域是基巖大面積裸露、土壤嚴重缺失、植被生長困難的一類地區,多發于熱帶、亞熱帶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的自然背景下。
一般采用客土法來治理石漠化區域的石質荒漠化問題,即先通過調運非石漠化區域的優良土壤的方式,來對石漠化區域的裸露地面進行覆蓋,再于所調運的優良土壤上開展植被恢復工作。實際應用中,在優良土壤獲取困難、優良土壤取運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響下,客土法的應用實施存在較大限制,導致石漠化區域的治理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和基質,用于解決石漠化區域的治理效率低下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石漠化區域的植被生長基質制備方法,包括:
獲取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土壤、以及基質補充,所述基質補充包括土壤肥料和水;
獲取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砂粒;
將所述砂粒、所述土壤和所述基質補充進行均勻混合,獲得基質。
可選的,在所述將所述砂粒、所述土壤和所述基質補充進行均勻混合,獲得基質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砂粒鋪蓋于所述石漠化區域的地表,以形成砂粒層;
將所述基質鋪蓋于所述砂粒層上。
可選的,所述砂粒層的厚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20厘米,所述砂粒層的厚度和所述基質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40厘米。
可選的,所述獲取待治理的石漠化區域的砂粒的步驟,包括;
采集所述石漠化區域的巖石;
對所述巖石進行破碎處理,獲得所述砂粒。
可選的,所述巖石的粒徑小于或等于750毫米,所述砂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2毫米。
可選的,在所述將所述砂粒鋪蓋于所述石漠化區域的地表,以形成砂粒層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石漠化區域的地表的凸塊進行破碎和收集;
對所述石漠化區域的地表的凹坑進行填補。
可選的,所述基質補充還包括土壤保水劑。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質,包括:
石漠化區域的砂粒、石漠化區域的土壤和基質補充,所述砂粒、所述土壤和所述基質補充均勻混合;所述基質補充包括土壤肥料和水。
可選的,所述基質補充還包括土壤保水劑。
可選的,所述砂粒在所述基質中的重量占比大于或等于50.00%且小于或等于80.38%;
所述土壤在所述基質中的重量占比大于或等于10.00%且小于或等于40.38%;
所述土壤肥料在所述基質中的重量占比大于或等于0.08%且小于或等于0.30%;
所述土壤保水劑在所述基質中的重量占比大于或等于0.04%且小于或等于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分公司,未經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12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